首页 > L1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电子版-2009-5_光明日报出版社_海伦·凯勒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电子版-2009-5_光明日报出版社_海伦·凯勒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出版时间:2009-5
出版社:光明日报出版社
作者:海伦·凯勒
页数:379
译者:夏志强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前言[E]

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曾经说过:“19世纪出了两个杰出人物,一个是拿破仑,另一个是海伦·凯勒。”如果说,拿破仑是战场上的胜利者,是叱咤于法国大革命时期的乱世枭雄;那么,海伦·凯勒则是生活中的勇士,是拒向命运低头、立志驱除人生黑暗的光明使者。20世纪初,当两位不寻常的女子身影游走于世界各地,出现在各大小演讲台上,以一种特殊的方式进行演讲时,听众无不为演讲者惊人的毅力和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所震撼、动容——她们中的一位又盲又聋又哑,演讲时需要摸着另一位的喉部;一位视力半盲,演讲铿锵有力。前者即是美国著名盲聋女作家、演讲者海伦·凯勒,后者则是在她生命中占有重要地位、陪伴了她近50年的安妮·莎莉文老师。88年的人生岁月中,海伦·凯勒仅在生命的头19个月拥有光明和声音,一场突发的急病夺去了她的视力和听力,不久后她又丧失了说话的能力,从此海伦·凯勒跌入了黑暗与孤寂之中。然而,这样一位在视力、听力和说话能力上都有严重障碍的重度残障者,却在老师安妮·莎莉文的教育和帮助下,凭借坚强的意志和顽强不屈的奋斗精神,克服了与外界沟通的障碍,学会了读书、写字和说话,并在24岁时以优异的成绩完成了在哈佛大学拉德克利夫学院四年的学业,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位获得文学学士学位的盲聋人。之后,她又致力于盲聋人的公共救助事业,为改善盲聋人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在安妮·莎莉文老师的陪伴下奔赴世界各地,创立慈善事业,积%勺残疾人造福。美国费城大学和英国格拉斯哥大学特先后授予她“荣誉博士”学位;1964年她还被林登·B·约翰逊总统授予“总统自由奖章”,这是美国市民的最高荣誉奖。除此之外,她一生还勤于写作,共创作了14部文学作品,其中在大学时代写下的自传性作品《我的生活》,出版后即在美国引起了强烈反响,被誉为“世界文学史上无与伦比的杰作”,她也因此而赢得全世界的尊崇,被视为20世纪最富感召力的作家之一。命运给予她不幸,她却并不因此而屈服于命运,她凭着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和对幸福快乐的执着追求,奋勇与命运抗争,并最终冲破人生的黑暗与孤寂,赢得了光明和欢笑。《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是海伦·凯勒最著名的一篇散文,写成于1933年,最早发表在美国《大西洋月刊》上,后被译成多种文字,很多国家把它收录在大、中、小学教材里。在这篇文章中,海伦·凯勒以一个身残志坚的柔弱女子的视角,表达了自己对光明的渴望、珍视和对人生、对生活的深切关爱;并同时规劝身体健全的人们,应珍惜生命、珍惜现今所拥有的一切,关爱人生,关爱他人。“我只看我拥有的,不看我没有的。”正是在这种信念的支持下,海伦·凯勒在87年的无光无声岁月中,将别人眼中的光明当作自己的太阳,将别人耳中的音乐当作自己的乐曲,将别人唇边的微笑当作自己的欢乐。面对命运对她的不公待遇,她回报世界的是博大无私的爱心。在本书中,译者编选了海伦·凯勒较为著名的作品《我的生活》、《我生活的世界》、《我的宗教》、《莎莉文老师:她心灵所抚养的孩子对她的颂赞》、《敞开的门》以及著名散文《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等相关篇目,帮助读者更深刻地认识这位伟大女性,汲取她的思想和精神财富,感悟她的卓越人生。想到海伦·凯勒的一切,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像明天就要失明那样去利用自己的眼睛!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内容概要[E]

世界上最美丽的东西,看不见也摸不着,要靠心灵去体会,海伦·凯勒向我们展示了人类精神之美。《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将海伦·凯勒的伟大经历与平凡故事给予了最完美的结合。
马克·吐温曾说:“19世纪有两位伟人的人物,一位是拿破仑,另一位是海伦·凯勒。”
本书由著名翻译家夏志强等根剧英文版《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翻译。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作者简介[E]

海伦·凯勒(1880-1968年),美国著名作家和残障教育家。她19个月大时,在一场突发的急病中失去了视力和听力,不久又丧失了说话能力。在老师安妮·莎莉文的教育和帮助下,海伦·凯勒凭着惊人的毅力学会了读书、写字和说话,并完成了在哈佛大学拉德克利夫学院四年的学业。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书籍目录[E]

苦难是人生最好的试金石 阳光明媚的日子 不一样的童年一样的快乐 寻找光明 爱的摇篮 新生 觉醒 怀念慈母 走出黑暗与寂寞 品尝声音触摸色彩(感官悟语) 希望就躲藏在绝望的背后 哑巴哑巴,开口说话 万里晴空的—朵乌云——《霜王》事件 没有声音的语言 不服输的人 鼓起勇气上台演讲 意外的惊喜 我们神圣的责任 战胜自己 希望之光(心灵低吟)鼓满信心风帆驶向成功彼岸 喜悦和惊奇 拍摄电影 剧院生涯 热烈的反战运动 睁开内在的眼睛 我的信仰 在我沉寂的思想中 演讲词 关于信心的短章知识是人生最大的财富 读完的第一部书——《小贵族》 学海无涯 世界博览会 剑桥女子学校 再学两门外语 备考大学 入学 大学生活 文学,我理想的乐园 知识决定命运(短章)拥抱生活亲近自然 亲近大自然 难忘的圣诞节 波士顿之行 拥抱大海 秋天记实 这个冬天有点冷 享受生活 看戏 快乐教育 追求美好 用爱及感恩的心态面对生活 感谢那双双托满阳光的手 怀念贝尔博士 约翰·赫慈 遇见马克·吐温 对斯韦德伯格的研究 爱的福音 友谊和生命 感谢生命感谢生活创造奇迹的人 ——海伦笔下影响她一生的老师:安妮·莎莉文 离开家乡 短暂的快乐时光 扫帚星 救济院 我要上学
第二个机会 为学校抹了黑 充满活力的青春 初次见面 小暴君 早餐会战 单独训练 神奇而美妙的水 良好的开端 学会道歉 柏金斯盲人学校 华年似水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第一天
第二天
第三天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章节摘录[E]

不一样的童年一样的快乐寂静和黑暗并没有令我对这个世界陌生,相反我对自己周围的一切可以说是了如指掌。五岁时,我学会了把洗好的衣裳叠好收起来,把洗衣店送回的衣服分好类,还能辨别出哪几件是自己的。每当母亲和姑母开始梳洗打扮,我知道她们要出去,就求她们带上我。亲戚朋友来家里串门,我总被叫来见客人。他们走时,我挥手告别,我还依稀记得这种手势所表示的意义。有一次,家里即将有重要的客人来访,从门的开启,我知道了他们的来到。于是,我趁着家人不注意时,跑到母亲的房间,学着母亲的样子在镜子前梳妆,往头上抹油,在脸上擦粉,把面纱用发夹固定在头发上,让面纱下垂,轻盖在脸上,而后,我又找了一件宽大的裙子穿上,完成一身可笑的打扮后;也下楼去帮他们接待客人。已经记不得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我发觉到了自己与众不同,但是在教我的老师到来之前,我就已经发现了这个问题。那时我就注意到,母亲和我的小伙伴们都是用嘴巴在交谈,而不像我只能用手比划着。因此,很多时候我都会站在两个谈话者之间,用手触摸他们的嘴巴,可是我仍然无法明白他们的意思。于是我疯狂地摆动四肢,嚅动嘴唇,试图与他们交谈.谁知他们一点反应也没有。我生气极了,大发脾气,又踢又叫,一直到筋疲力尽为止。我经常为了一些小事而无理取闹,虽然我心里也知道这样是不应该的,可是一有事情到来,我又急躁得控制不了自已,就像我常踢伤保姆艾拉,我也知道她很痛,所以当我气消时,心里就觉得很愧疚。但是当事情又不顺我的心意时,我还是会疯狂地胡乱踢打。在那个没有光明的童年时代,我有两个朝夕相处的伙伴,一个是厨师的女儿——玛莎·华盛顿,另外一个是一只名叫贝利的老猎狗。玛莎很容易就能了解我手势的意思,所以每次吩咐她做什么事情,她都能很快就完成。她大概认为与其跟我打架,还不如乖乖地听话来得省心,所以她每次都会很快而且利落地完成我交待的事。我那时精力特别充沛,身体壮实且好动,性情一上来又不顾后果。我非常了解自己的个性,总是怎么高兴怎么来,甚至不惜一战。那个时期,我跟玛莎在厨房度过了不少时光,我喜欢帮玛莎做面食,做冰淇淋,或是喂喂火鸡,要不然就是为了几个点心和她争吵不休。那些家禽一点都不怕人,它们在我手上吃食,并乖乖让我抚摸。有一天,一只大火鸡竟把我手中的番茄给抢走了。也许是受火鸡的启发,不久,我和玛莎就把厨娘刚烤好的饼偷走了,躲在柴堆里吃得一干二净。却不料吃坏了肚子,吐得一塌糊涂,不知那只火鸡是否也受到了这样的惩罚。珍珠鸡喜欢在隐蔽处筑巢,于是我就总到深深的花丛里去找它们的蛋。虽然我不能给玛莎说出“我要去找蛋”这样的话,但我可以把双手合成圆形,放在地上,示意草丛里有某种圆形的东西,玛莎一看就懂了。我们若是有幸找到鸡蛋,我绝不允许玛莎拿着蛋回家,我用手势告诉她,她拿着蛋,一摔跤就会打碎的。堆放麦子的栅子,养马的马房,还有那一早一晚挤牛奶的牛栏,都给了我和玛莎无穷的快乐。我跟玛莎一到乳牛场,那里挤牛奶的工人会允许我把手放在牛身上,甚至有时还会让我把手放在牛的乳部,我也因此而被牛尾打了好多次。准备圣诞节也是一大快事,虽然我不明白过节的意义,但是只要一想起到时会有诱人的美味,我就非常高兴。家人会让我们磨香料、挑葡萄干、舐舐那些搅拌过食物的调羹。我也模仿别人把长袜子挂起来,然而我并不真感兴趣,也没有那么大的好奇心,不像别的孩子天没亮就爬起来看袜子里装进了什么礼物。玛莎·华盛顿也是个喜欢恶作剧的家伙。七月一个酷热的午后,我和她坐在阳台的石阶上,像黑炭一样的玛莎把她像绒毛般的头发用鞋带扎起来,一束束的头发看起来就像很多螺丝锥长在头上。而我皮肤白皙,一头长长的金黄色卷发。一个六岁,另一个大约八九岁。小的那个盲音就是我。我们俩坐在石阶上忙着剪纸娃娃。没过多久我们便厌倦了这种游戏,于是就把鞋带剪碎,又把石阶边的花叶子剪掉。突然,我的注意力转向玛莎那一头“螺丝锥”。刚开始时,玛莎挣扎着不肯让我剪,可是她越不让我越要剪,蛮横极了,抓着玛莎的“螺丝锥”不放,拿起剪刀就剪下去。剪完玛莎的头发,我也回报玛莎,让她剪我的头发,若不是母亲发现,及时赶来制止,玛莎很可能会把我的一头秀发统统剪光。我的另一个小伙伴是贝利,也就是那只老猎狗,它很懒惰,整天一有空闲就喜欢躺在暖炉旁睡觉,一点也不愿意陪我玩。它也不够精明,我尽力教它手语,但是它又懒、又笨,根本不懂我在干什么。贝利总是无精打采地爬起来,伸伸懒腰,嗅一嗅暖炉,然后又在另一端躺下,一点也不理会我的指挥。对于它我一点办法都没有,自讨没趣,便又去厨房找玛莎玩。童年时代的一些往事历历在目,一想起那段没有光、没有声音的黑暗世界,这些影像就会更清晰地在我心头浮现。有一天,我不小心把水淋到围裙上了,就解开围裙,放在卧室暖炉的余火边,想把它烘干,急性子的我觉得不够快,便把围裙放在热灰上面。突然间,火一下子着了起来,燃着了围裙,把我的衣裳也烧着了。我狂叫起来,老奶妈维尼赶来,用一床毯子把我裹住,差点儿把我闷死,火倒是灭了,除了手和头发之外,其余地方烧得还不算厉害。在那些日子里我还发现了钥匙的妙处,对它的使用方法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一天早上,我玩性大发,把母亲锁在厨房里。仆人们都在屋外干活,母亲被锁在里边足有三个小时。她在里边拼命敲门,我却坐在走廊前的石阶上,感觉着敲门所引起的震动而咯咯笑个不停。然而经过这次恶作剧,父母决定要尽快请人来管教我,于是我的家庭教师——莎莉文小姐来了。但是本性难改的我,还是找机会把她锁在房间里。当时母亲让我上楼送东西给莎莉文小姐,我回转身来砰的一下把门锁上,将钥匙藏在客厅角落的衣柜下。父母不得不搭了一架梯子让莎莉文小姐从窗户爬出来,当时我得意极了,几个月之后,才把钥匙交出来。差不多在我五岁时,我们搬家了,从那所爬满蔓藤的屋子搬进一所更大的新房子。我们一家六口,父亲、母亲,两个异母哥哥,后来又加上一个小妹妹,叫米珠丽。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编辑推荐[E]

海伦·凯勒是美国20世纪著名的盲聋女作家和演讲者,她凭借坚强的意志考入哈佛大学的拉德克里夫学院,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完成大学教育的盲聋人,曾被授予“总统自由奖章”,被誉为人类意志力的伟大偶像。
本书是海伦·凯勒最著名的一篇散文代表作。她以一个身残志坚的柔弱女子的视角,告诫身体健全的人们应珍惜生命、珍视光明,关爱人生、关爱他人。


  • 暂无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