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家庭教育》
《中国古代家庭教育》
出版时间:1997-9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作者:任继愈
页数:193
《中国古代家庭教育》内容概要[E]
家庭教育,即在家庭中实施的教育,通常多抝父母或其他年长者对子孙晚辈进行的教育,同时也指家庭成员之间的朴素影响。中国古代家庭教育,是抝中国古代自从有家庭以来,迄至清朝末年封建社会结束这一漫长历史时期的家庭教育。
中国古代家庭教育,源远流长。长期以来它对于推动中国古代社会家庭的巩固与发展,促进古代各类学校的产生与进步,形成民族文化传统和家庭道德观念,及至对于国家政治、社会生产和生活方式以及民族文化学术思想的变迁等,都产生过深刻而久远的影响。
这本小书,按照历史时间顺序,以通俗浅显的文字和一系列脍灸人口的故事编写而成。同时对不同历史时期、不同阶级和阶层的家庭及家教特点等,作了简明的介绍。在中国古代社会里,家庭教育不仅有历史的时代性,而且有鲜明的阶级性,因此当我们阅读这本小书时,对家教的历史遗产要注意剔除其封建糟粕,并有批判的精神和阶级分析的立场。只有这样,才能有益于吸取其精华。
《中国古代家庭教育》书籍目录[E]
概说一 先秦时期的家庭教育 1 家庭和家教 2 家庭教育的等级性 3 伊尹家教 4 周公家教 5 《世子法》 6 家教与学校教育结合 7 士人家教的兴起 8 四民家教 9 诸侯家教 10 孔子论家教 11 敬姜教子 12 孟母家教 13 田母诫子二 汉魏六朝的家庭教育 1 汉魏六朝的家教特点 2 陆贾劝教 3 汉文帝尊师 4 汉皇家的女子教育 5 东宫太子教育的加强 6 崇尚经学的家教 7 世代家传的家学 8 汉魏六朝的家书 9 司马迁家传家教 10 曹操家教 11 叔母教子泪 12 《颜氏家训》三 唐宋时期的家庭教育 1 唐宋时期的家教特点 2 唐太宗家教 3 误教亡国丧身 4 唐代仁宦家教一斑 5 柳玭家诫 6 开卷有益 7 赵皇室家风 8 宋代名臣家教举隅 9 王旦家教法 10 朱熹家教 11 家规家法 12 唐宋时期的蒙学教材四 无明清时期的家庭教育
《中国古代家庭教育》章节摘录[E]
一 先秦时期的家庭教育1 家庭和家教说起家庭,这是人们普遍使用和容易理解的名词。一般说来,我们中国人习惯把以婚姻和血缘关系(包括血缘关系补充形式的收养关系)为纽带的、具有一定社会功能的生活共同体看作家庭。自古以来,人们认为“有夫有妇然后有家”,认识到没有婚姻关系时,“聚生群处,知母不知父,无亲戚、兄弟、夫妻、男女之别,无上下长幼之道”(《吕氏春秋·恃君览》),就无从组织家庭。这就是说,家庭是建立在婚姻关系基础之上的,并且基于这一关系发展的思想、文化、心理、情感、人伦关系也是组成家庭的重要因素。尽管婚姻关系是最基本的,后者是由前者派生的,但这两种因素缺一不可,相辅相成,彼此互相促进,以致古代家庭得以维持和家庭人伦文化关系得到进步与发展。 家庭是人类社会私有制的产物和标志。经济关系在家庭中十分重要,如果没有共同的财产关系、供养关系,夫妇关系和血缘伦理关系也就无法维持;没有共同的生产和消费关系,也难以有共同的家庭生活。每一个家庭,从组织形式上讲都是社会的细胞,它不可能孤立存在,每一个家庭的成员作为社会的一分子,必然要与其他社会成员建立各种社会联系,由此构成了一张复杂的人际关系网。这就是说,家庭关系不单包括家庭内部的婚姻和血缘关系,思想、人伦、文化、心理和情感关系、经济关系等,而且还包括家庭与社会发生的复杂的人际交往关系。一般说来,人际交往关系在原始形态上更多的是血缘关系的延伸,尤其在我国古代社会,这种延伸的血缘关系在很大程度上保存了原始氏族的遗风,亲戚关系、家族观念在血缘关系中具有不可忽视的意义。孔子姓孔名丘,字仲尼,鲁国 [zou邹]邑(今山东曲阜)人,生于鲁襄公二十二年(公元前551年),卒于鲁哀公十六年(公元前479年)。孔子所处时代,正值奴隶制向封建制的变革初期,宗族家长制走向崩溃。个体家庭制随着士、农、工、商的社会分工的形成而迅速发展。社会家庭结构的变化,导致原来的旧礼乐文化走向衰弱,旧道德体系走向崩溃,出现“礼崩乐坏”的局面。孔子鉴于这种现状,立志于整顿自国至家的政治伦理纲常,重建礼乐文化。他提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正名思想,主张以教育的手段建立以“孝”为根本、以家庭伦理为基础的“仁礼,,政治道德体系,由此推动整个社会由“天下大坏”走向“天下大治”。孔子认为,政治的基础是伦理道德秩序的建立。伦理是建立在父母子女之间的血缘关系之上的,因此家庭的伦理道德的教育是对国家政治的保障。他说:“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论语·为政》)他十分强调把孝道作为家庭教育的根本内容。在孔子看来,如果人知孝悌,就不会犯上作乱。因为,“孝’’是“仁”的根本,也是“礼”的根本。
《中国古代家庭教育》编辑推荐[E]
《中国古代家庭教育》由商务印书馆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