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从青弋江畔来》
《他从青弋江畔来》
出版时间:2009-2
出版社:王一岩、 程季华 中国电影出版社 (2009-02出版)
作者:王一岩,程季华 著
页数:209
《他从青弋江畔来》前言[E]
2005年是中国电影诞生100周年。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中国电影走过了艰苦卓绝而又辉煌灿烂的路程,涌现出一大批杰出的电影艺术家。他们与历史相伴,无论是在清末民初重大的社会变革时期,还是在战火纷飞的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特别是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和平建设年代里,他们勇于开拓,勇于创新,克服各种困难,拍摄了众多的享誉世界的经典之作,创造了举世瞩目的业绩。毫无疑问,追寻他们的艺术足迹,描绘他们的多彩人生,展现他们的宽阔胸怀,对于全面推进中国电影的研究工作,增强民族的凝聚力,加强爱国主义教育,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此,在庆祝中国电影百年华诞的喜庆日子里,中国电影家协会组织编纂了《中国电影家传记丛书》,并授权由中国电影出版社出版该套丛书的首批图书。《中国电影家传记丛书》首批图书,选择约20余位电影家为对象,包括从事编剧、导演、表演、摄影、事业管理等工作的电影家。通过对于他们流金岁月的回顾、生活历程的展示,描述他们的人生阅历,记录他们为中国电影发展所做出的卓越贡献。同时,也可以对一些重要的电影历史进行过滤和补正,增加电影研究史料的积累,达到以史鉴今之功效。首批图书以每人一部著作的形式,总计出版约20余本。作者将在对传主深入采访以及搜集补充相关的历史材料的基础上,以纪实文学的笔法,对传主的演艺生涯、政治生活、家庭生活等方面,进行往事的梳理和不脱离事实范围的文学描写。因此,全书既有一定的学术性,又具有较强的文学色彩;既有个人传记的纵向特点,又不完全拘泥于琐碎细节,而注意展示所述重要作品、重大事件横切面的宽阔历史背景;既严格尊重历史事实,又大胆进行具有一定想象力的文字发挥。首批图书中的各本著作,本着形式多样的原则,根据传主的情况和意愿,在口述实录、自传和普通传记等多种传记形式中,确定不同的体例。在酝酿首批图书的传主人选时,优先考虑从未出过传记者是一个重要因素;此外,突出反映电影艺术创作中主要部门的著名电影家的成就,更是整套丛书的出发点、着眼点。由于传主各自的情况不同,相对应著作的文字与图片数量也将有所不同。特别需要说明的是,《中国电影家传记丛书》是一项长期选题,也是一项民族电影学术工程,今后在适当的时机,还将陆续出版丛书的其他电影家传记图书。《中国电影家传记丛书》编委会2005年6月
《他从青弋江畔来》内容概要[E]
《他从青弋江畔来(钱筱璋传)》中的钱筱璋,中国电影事业家、新闻纪录电影编导。生于安徽芜湖。曾在家乡当学徒。1933年入明星影片公司学习洗印、剪辑技术。在其兄阿英的影响下,积极投身抗日运动。1935年后先后剪辑《船家女》、《清明时节》、《生死同心》、《十字街头》、《马路天路》等多部影片。1937年入中国电影制片厂,为纪录片《抗战特辑》第2~5集、《电影新闻》第42~45号、《武汉空战大捷》、《中国空军长征日本》等作剪辑工作。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9月去香港参加大地影业公司,担任《孤岛天堂》、《白云故乡》和纪录片《保卫大四邑》等剪辑工作。1941年去延安,入中共中央党校学习。1942年参加延安电影团,编辑了纪录片《生产与战斗结合起来》(又名《南泥湾》)。1945年参予接管满洲映画株式会社及筹建东北电影制片厂。担任新闻片组组长,编导纪录片《民主东北》和《东北三年解放战争》。后者获1950年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纪录片荣誉奖。1949年任北京电影制片厂副厂长,编导了《百万雄师下江南》、《打击侵略者》等纪录片,前者获1957年文化部优秀影片一等奖和捷克斯洛伐克1950年第5届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荣誉奖。1953年任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厂长。1975年任文化部电影局副局长。
《他从青弋江畔来》书籍目录[E]
出版前言一、苦难的童年生不逢时忧患童年二、跨进电影圈到上海去进电影厂学徒生活学习剪接三、剪接师独立担纲明星二厂《十字街头》《马路天使》四、投身抗战抗战爆发结伴远行武汉,武汉加入中国共产党在“中制”的日子五、山城重庆周副主席向往延安白色恐怖撤离重庆六、延安电影团加入延安电影团《南泥湾》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七、两千里征途迎接胜利告别延安进入张家口折向西满抚顺会师八、奠基人民电影事业向长春进发接管伪“满映”艰巨的搬迁工作奠基鹤岗电影艺术与电影事业两个方面的才华九、开拓新中国新闻纪录电影事业转战北平在北平电影制片厂为了新中国的新闻纪录电影事业十、在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中央新影成立最初的三年挂帅十年“文革”岁月十一、为中国新闻纪录电影事业鞠躬尽瘁重返岗位《敬爱的周恩来总理永垂不朽》承前启后鞠躬尽瘁钱筱璋简历后记
《他从青弋江畔来》章节摘录[E]
二、跨进电影圈到上海去1932年9月,芜湖城里的人家刚刚吃过中秋节的月饼,钱德麟就向母亲提出要离开家去上海讨生活。当时芜湖人把外出求发展称为“讨生活”。“去上海?亏你想得出来!上海那么大,你去了怎么活呀?”母亲实在想不明白德麟在米行好好的,怎么又要去什么上海。虽然她从未离开过芜湖土地,更不用说去上海,可她听说过那是个连喝口水都要钱的地方,而且,自从丈夫去世后,她最大的愿望就是孩子们在身边平平安安长大,过上一份安生日子。可如今德麟居然要离开家去上海,这让她无法接受。“娘,我在米行能有什么出息?总不能让我当一辈子伙计吧?!我要去上海,我讨厌这个地方,我要去上海!”年轻的钱德麟激动地说这话时,并没有考虑到母亲的感受,但是,哪一个年轻人在这种时候又能顾及到母亲的心情呢?!德麟心里想的只有一个字:走。母亲见他去意已决,知道阻拦是没有用的,便给他打了一个包袱,带上两件干净衣服,还在他贴身的衣服里缝上了几块银圆,嘱咐他路上处处小心,到了上海一定要直接去找堂兄。钱德麟在上海的这位堂兄叫钱德富,也叫钱杏邮,是大伯父家的长子,比德麟大了整整十八岁。德麟出生的时候,他早已离开芜湖家乡,到上海求学、工作了。德麟虽然从未见过这位大哥,却从父辈的口中知道这位大哥在上海十分了得,是很有影响的文化人。但是,当时钱德麟并不知道大哥就是中国文坛赫赫有名的作家阿英。钱德麟到达上海时,正是这座城市刚刚苏醒的时刻。一下船,他就被车水马龙的街道和比肩接踵的人潮所震慑,独自背着行囊,被挤得东倒西歪站不住脚,上海给他的第一印象就是人多、车多,不仅有中国人,还有各种肤色的外国人。他顾不上欣赏上海十里洋场的繁华,怯生生地询问前往英租界的路线,可是上海人各个都急匆匆的,好像都赶着去抢钱似的,十个有九个顾不上搭理他这个土头土脑的乡下人,好不容易遇上一个肯给他指路的,又给他指的是一条搭电车的路。搭电车是要花钱的,钱德麟捏捏怀中的几块银圆,他可舍不得花它们,那是娘给他应急用的。他背着包袱一条马路接着一条马路地走,一个个关卡地过,从十六铺码头到英租界,足足走了一整天,直到夜幕降临,他才找到了大哥阿英的家。大哥阿英这时已成家立业,几个孩子还小,一家人租住在小沙渡路一个石库门房子里。由于事先并不知道钱德麟的到来,阿英一见这个小堂弟很有些意外。可是家乡来人还是让阿英分外高兴,他先安顿钱德麟在他那不算宽敞的家里住下,接着就询问他到上海来的打算。钱德麟虽然是第一次见这位大哥,可他觉得大哥十分亲切,如同长辈一般,便把自己在米行学徒如何的困苦、如何的没有前途的想法和盘托出。“德麟,你是个很有抱负的青年,这正是我们所需要的。但是,要成就一番事业,必须要有扎实的文化基础,我看你还是先住下,我给你找一个学校补习补习英文,在上海找工作英文多少是要懂一些的。至于工作,等有合适的,我一定会给你留意。”比德麟年长十八岁的大哥阿英,从年龄来说完全称得上是德麟的长辈,他像长辈一样关爱着德麟。年仅十四岁的钱德麟在大哥阿英家中,如同家里的大孩子,全家大小都拿他当自家人,堂嫂做了什么好吃的,总让他多吃些,几个侄子侄女成天缠着他讲故事,还争着抢着教他讲上海话,德麟在这里过得十分开心也十分安心。大哥果然为他找了一家夜校补习英文。德麟第一次接触ABC,这些在上海的街道上常见的字样,他终于开始弄懂了它们的含义。一切都是新的,一切都让他兴趣盎然。大哥阿英喜好藏书,在文化圈是出了名的。刚开始,德麟见到大哥家的藏书如此丰富,不知从何下手。阿英就亲自给他制订了读书计划,从安徒生、格林、王尔德的童话,到苏联和西方现实主义的文学作品,培养了德麟的文学兴趣和修养。每天,德麟除了上夜校就是在家读书。这时他已知道大哥就是著名作家阿英,对大哥更加崇拜。在大哥带回的书刊里,常常有抗日的言论,对思想刚刚开始启蒙的德麟来说,一切是那么的陌生,一切又是那么的震撼。在书海中,他渐渐地对社会、对人生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他那年轻的心中萌发了一个新的梦想,他希望自己能像大哥一样进行文学创作。然而,读书的生活并不平静,这时的上海,经历了“一·二八”的战火,硝烟还未散尽,依然笼罩在日寇侵略的阴影之下。走在英租界边缘地带,就可见公共租界里全副武装的日本兵,中国人无论大人还是孩子,见到日本兵都要脱帽敬礼。血气方刚的钱德麟每次见到这样的情景总是义愤填膺。在家中,钱德麟感到忙碌的大哥正在做着什么秘密的事情。有时,夜里有“客人”来访,大哥就让他到大门外去“望风”。一次,大哥郑重其事地交给他一封信,让他送到金焰家中。钱德麟不知道信的内容是什么,但他知道著名的电影明星金焰是演进步电影的进步人士。他从大哥和金焰的表情中感觉到他们在做着的事与“进步”有关。一天,大哥阿英回到家,吩咐几个孩子吃完饭,穿戴整齐跟他去看电影《狂流》的试片,德麟自然也一同去。在芜湖长大的他记忆中没有多少看电影的印象,到上海后这也还是第一次,所以特别兴奋。钱德麟一吃完饭就在厅堂等着。大哥家的长女钱璎见他这么早就穿戴整齐,笑着对他说:“小叔叔,你这么急做什么?看试片都要等到电影院散场以后呢。”原来,电影公司为了影片上映后得到市场的认可,多半在影片完成后特别邀请一些记者、影评人、文艺作家和其他社会上有声望的人先看一次,表面上看是请他们批评指教,实际上是做影片的推广宣传。而此类放映当然要在电影院里进行,当时明星公司就独自拥有一个庞大的放映网络,有许多电影院。只是试片一般都是在晚上电影散场以后才放映。钱璎他们经常跟着父亲去看影片的试片,早就了解这一切。终于等到电影院散场,都快十点钟了,钱德麟才随着大家进到影院里。整齐的座位、洁白的银幕,还有熙熙攘攘的人们,电影院里的一切都让他感到新奇,也让他大开眼界。阿英把孩子们安排在后面的座位上,自己就到前排与一位中年男子说着什么。钱璎告诉钱德麟,那个人就是明星影片公司的老板周剑云,他身边的是导演程步高、大明星龚稼农,还有那个雍容华贵的漂亮女明星就是从天一公司转过来的大明星胡蝶。胡蝶?是在街头海报和书刊上经常看到的大明星胡蝶?!钱德麟瞪大了双眼。冬天的上海寒冷异常,胡蝶在合身的旗袍外裹着一件裘皮大衣,为拍摄《盐潮》,刚从浙江澉浦体验生活回来的她显得比平日多了几分健硕。银幕上的女主角、影院观众席中活生生的演员本人,让德麟感到从未有过的激动。影院的灯光渐暗,放映机沙沙地转动起来。影片开始了,钱德麟紧紧地盯着银幕。《狂流》是由丁一之编剧、程步高导演的新戏,它是根据“九·一八”以后长江流域波及十六省的大面积水灾为背景,讲述了抢险救灾中贫苦农民与地主乡绅之间矛盾和斗争的故事。胡蝶在片中扮演乡绅傅柏仁的女儿秀娟,编剧丁一之就是当时在文坛已颇具盛名的夏衍。令钱德麟十分震惊的是他第一次在银幕上看到了中国社会阶级的存在和对阶级斗争的表现。试映这一天,钱德麟在影院里寻找着夏衍的身影,但他始终没有看到。对于夏衍的翻译作品、小说还有一些影评他是熟悉的,但他并不知道夏衍也是明星公司的人。不仅钱德麟不知道,大多数观众都不知道丁一之就是夏衍,因为他是以化名进入明星公司担任编剧顾问的。这其中还有一段曲折的故事。
《他从青弋江畔来》后记[E]
知道钱筱璋这个名字是在二十多年前了。当时我从复旦大学毕业分配到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当编导,在阅览室看到了一本泛黄的小册子《我们的足迹》。在书的扉页上写着:“这本书的出版是为了纪念人民的新闻纪录电影事业创立二十五周年和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建厂十周年。”书的出版年份是1963年,正是我出生的那一年,这让我对它产生了别样的情怀。翻开书,有一段“写在前面”的话,署名是钱筱璋。这就是我第一次“认识”钱筱璋。多年以后,当我制作《中国共产党与早期中国电影》时,他已离开人世。但从采访对象口中我频繁地听到这个名字,而在电影史料中更是见到许多记载。于是我知道他是《马路天使》的剪辑、延安电影团的老革命,是新影厂的老厂长、国家电影局的副局长。2004年春天,中国电影家协会为纪念即将到来的中国电影100周年,计划出版中国电影家传记系列丛书,以表达对中国电影事业做出贡献的电影家们的纪念和敬意。钱筱璋当然位列其中。由于此前我在原国家电影局局长、中共电影党史资料征集小组组长陈播和电影史学家程季华老师的指导下,完成了纪录片《中国共产党与早期中国电影》,对中国电影史有所了解,尤其是针对早期中国电影史,采访过一些专家并研读过一些作品,所以对钱筱璋早年的电影活动已知一二。同时,我是钱筱璋曾任厂长的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的编导,虽然我进厂时,他已离休,但对钱筱璋其人并不陌生。丛书的主编程季华老师选中我来写钱筱璋,作为晚生后辈,我很为能承担这项工作而感到荣幸,这是师长们对我的提携和厚爱,但同时又觉得责任重大。在我采访、查阅资料和写作期间,钱筱璋夫人张建珍老师为我提供了有关钱筱璋的全部资料和需要采访的人员名单及联络方式,尤为珍贵的是,她还完整地保留了钱筱璋所写的日记,她把日记的原件也都交给了我。张老师知道我日常工作较忙,为了节省我的时间,特意让子女将日记等资料做了电子版,让我使用起来十分方便。同时,她还专门抽时间接受我的采访,为我描绘了钱筱璋形象生动的一生。究竟应该怎样定位钱筱璋的人生呢?他在电影艺术上应该说是有才华的,但为了革命事业,他服从需要长期从事管理工作。他究竟是电影艺术家,还是电影事业家?或者二者兼备?带着问题我请教了丛书主编程季华老师。他给我讲了一些与钱筱璋同时代人的经历,有从事艺术工作的,有从事其他行业工作的,但他们的共同特点是为理想而奋斗的人生。我恍然大悟,钱筱璋的人生不正是这样吗?成名成家不是他的理想,生活富裕更不是他的追求,他唯一的理想就是实现共产主义,而他的人生正是为了实现这一理想而奋斗的一生。钱筱璋的形象逐渐清晰而立体,他在我心目中也开始生动而高大起来。于是,我开始了写作。然而,正当写作进展顺利的时候,我接到任务,要在2005年12月完成一部纪录电影,向中国电影100周年献礼。影片的内容是讲述中国电影的百年历史。为此,我只好暂时放下钱筱璋传的工作,开始了电影《百年光影》的创作。张老师得知我的状况,安慰我不要急,先把《百年光影》完成了再考虑写传的事。2005年完成了《百年光影》后,我又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制作了《红旗飘飘——长征文学风采录》等影片。本职工作接二连三,似乎总没有一个完整的时间可以用来继续写钱筱璋传,写作时断时续。好在张老师母女时常关心我,让我不要焦急。为此,我心存感激;又好在我的同事、中国人民大学硕士毕业的廖晓鸥在我心急如焚的时候,续写了初稿的后半部分,如今文稿中从第四部分开始至尾的初稿是由她完成的。2007年,我根据张老师和责任编辑曹茜的意见,针对初稿进行了修改,完成了二稿。此时张老师健康状况不佳,但她仍然坚持看完二稿,并提出70条修改的意见和建议,并建议改书名为《他从青弋江畔来——钱筱璋传》。当我拿到她老人家的意见时,既为她的认真态度而感动,又为自己没有很好地完成写作而惭愧。于是,加快进度,再次修改。书稿完成了,我特别要感谢张建珍老师,感谢钱筱璋的女儿张岱、儿子张晓林。感谢责编曹茜为我做的方方面面的协调工作和对写作风格的指导。感谢廖晓鸥在我最需要帮助的时候,伸出了友谊之手。还要感谢我的同事徐晓璐、李艳、郝佳、杨龙,在我写作此书的四年时间里,他们为书稿做了许多不可或缺的事务性工作。此外,还要特别感谢我的先生张良彬在我写作过程中给予的鼓励和支持。正是有了你们的帮助、支持和鼓励,才使我得以完成这项工作。王一岩2008年6月22日于京城
《他从青弋江畔来》编辑推荐[E]
????本书为“中国电影家传记丛书”之一。全书通过对于钱筱璋流金岁月的回顾、生活历程的展示,描述他的人生阅历,记录他为中国电影发展所做出的卓越贡献。本书以纪实文学的笔法,对钱筱璋的演艺生涯、政治生活、家庭生活等方面,进行往事的梳理和不脱离事实范围的文学描写。全书既有一定的学术性,又具有较强的文学色彩;既有个人传记的纵向特点,又不完全拘泥于琐碎细节,而注意展示所述重要作品、重大事件横切面的宽阔历史背景;既严格尊重历史事实,又大胆进行具有一定想象力的文字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