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出版时间:2009-5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作者:巴罗
页数:418
《宏观经济学》前言[E]
世纪之交,中国与世界的发展呈现最显著的两大趋势——以网络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以及经济全球化的激烈挑战。无论是无远弗界的因特网,还是日益密切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国际合作,都标示着21世纪的中国是一个更加开放的中国,也面临着一个更加开放的世界。
教育,特别是管理教育总是扮演着学习与合作的先行者的角色。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之后,为了探寻中国国情与国际上一切优秀的管理教育思想、方法和手段的完美结合,为了更好地培养高层次的“面向国际市场竞争、具备国际经营头脑”的管理者,我国的教育机构与美国、欧洲、澳洲以及亚洲一些国家和地区的大量的著名管理学院和顶尖跨国企业建立了长期密切的合作关系。以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为例,2000年,学院顾问委员会成立,并于10月举行了第一次会议,2001年4月又举行了第二次会议。这个顾问委员会包括了世界上最大的一些跨国公司和中国几家顶尖企业的最高领导人,其阵容之大、层次之高,超过了世界上任何一所商学院。在这样高层次、多样化、重实效的管理教育国际合作中,教师和学生与国外的交流机会大幅度增加,越来越深刻地融入到全球性的教育、文化和思想观念的时代变革中,我们的管理教育工作者和经济管理学习者,更加真切地体验到这个世界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也更主动地探寻和把握着世界经济发展和跨国企业运作的脉搏。
我国管理教育的发展,闭关锁国、闭门造车是绝对不行的,必须同国际接轨,按照国际一流的水准来要求自己。正如朱镕基同志在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成立十周年时所发的贺信中指出的那样:“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需要一大批掌握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熟悉其运行规则,而又了解中国企业实情的经济管理人才。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就要敢于借鉴、引进世界上一切优秀的经济管理学院的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结合中国的国情,办成世界第一流的经管学院。”作为达到世界一流的一个重要基础,朱镕基同志多次建议清华的MBA教育要加强英语教学。我体会,这不仅因为英语是当今世界交往中重要的语言工具,是连接中国与世界的重要桥梁和媒介,而且更是中国经济管理人才参与国际竞争,加强国际合作,实现中国企业的国际战略的基石。推动和实行英文教学并不是目的,真正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这些未来的企业家——能够具备同国际竞争对手、合作
《宏观经济学》内容概要[E]
本书作者罗伯特?J.巴罗是当今世界最具影响力的经济学家之一,他用清晰易懂、引人入胜的方 式阐述严肃的宏观经济学内容,撰写了这本最新的《宏观经济学:现代方法》。本书在清晰阐述经济思想和经济现状的基础上,还给读者提供了大多数宏观经济学教材所欠缺的一种统一的方法——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分析基础。作者用较为简单的数学推导,深入浅出地阐述了宏观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常见模型,并在每章结尾处配备了习题,以方便读者使用。 本书主要适合本科生学习宏观经济学课程,也可供对经济学感兴趣的人士阅读。
《宏观经济学》作者简介[E]
罗伯特·J.巴罗(Robert J.Barro),哈佛大学瓦格纳经济学讲座教授,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高级研究员。由于在宏观经济学、经济增长、货币理论与政策等领域所作出的卓越贡献,巴罗被公认为当今世界最具影响
力的经济学家之一。他在理论和经验研究方面取得了大量开创性的研
《宏观经济学》书籍目录[E]
序言作者介绍第一部分 导论 第1章 思考宏观经济学 第2章 国民收入核算: 国内生产总值和物价水平第二部分 经济增长 第3章 经济增长导论 第4章 运用索洛增长模型 第5章 有条件趋同和长期经济增长第三部分 经济波动 第6章 市场、价格、供给和需求 第7章 消费、储蓄和投资 第8章 均衡经济周期模型 第9章 资本的利用与失业第四部分 货币与价格 第10章 货币需求和价格水平 第11章 通货膨胀、货币增长和利率第五部分 政府部门 第12章 政府支出 第13章 税收 第14章 公共债务第六部分 货币与经济周期 第15章 货币与经济周期Ⅰ: 价格错觉模型 第16章 货币与经济周期Ⅱ: 粘性价格与名义工资率
《宏观经济学》章节摘录[E]
When defined this way, the job-finding rate measured by the BLS survey, JOLTS, averaged0.58 per month from December 2000 to February 2006 roughly half of the unemployedfound a job within one month. This number overstates the job-finding rate for the unem-ployed, because many job hires come from people who moved from one job to another(without becoming unemployed) and some came from people outside of the labor force(who were never recorded as unemployed). If we could adjust the number of hires permonth to include only hirings that come from the unemployed, we would calculate asmaller job-finding rate. However, we lack the data to make this adjustment.
Although the job-finding rate estimated from the available data likely overstates thelevel of the rate, the movements in the estimated rate over time probably give a goodindication of changes in the job-finding rate. The blue graph in Figure 9.13 on the nextpage shows the pattern of the calculated job-finding rate from December 2000 toFebruary 2006. By comparing with the red graph, we see that the job-finding rate mir-rored the unemployment rate. The job-finding rate fell from a peak of 0.90 in December2000 to a low point of 0.44 in spring 2003, then recovered along with the economy to0.70 in early 2006. Thus, the data show clearly that the job-finding rate falls during arecession and rises in a boom.
The job-separation and job-finding rates determine the dynamics of persons employedand unemployed. To get a realistic example, we will use numbers for the job-separationand job-finding rates that mirror the U.S. data. Specifically, assume that the job-separationrate is 0.03 per month and the job-finding rate is 0.5 per month, as shown in Figure 9.11.We assume, for now, that these rates are constant. This assumption may be satisfactory forthe job-separation rate but not for the job-finding rate, which tends to fall below averageduring a recession and rise above average during a boom.
Table 9.1 on page 223 assumes that the labor force is fixed at 150 million people(roughly the U.S. number in 2006). Suppose that the economy starts in month 1 with anunemployment rate, u, of 10%, indicating a serious recession. Employment, L, starts at135 million, and unemployment, U, starts at 15 mill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