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荣的求索》
《繁荣的求索》
出版时间:2012-11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作者:林毅夫
页数:290
字数:253000
译者:张建华
《繁荣的求索》前言[E]
2008年1月,当我接到来自华盛顿特区的一位世界银行高级官员的电话,让我担任世界银行高级副行长兼首席经济学家的时候,我正在休寒假,忙于准备下一学期的教学和各种经济政策问题的研究。这个电话让我感到有些意外,但也没有让我觉得特别惊讶,因为在两个月之前世界银行行长罗伯特·佐利克访问中国时,我与他在北京他所下榻的酒店会谈了一个半小时,比计划的时间长了一个小时。这不算是一个正式的工作面试,至少在当时不像。我们会谈原本的目的只是探讨中国的通货膨胀、收入差距扩大、农村发展等国内议题。伴随着他好奇、礼貌和关注的眼神的驱使,我们的讨论逐渐深入到当前世界经济面临的主要挑战,取得更具包容性的增长和减少贫困的途径,外国援助和多边组织潜在的作用,以及其他许多问题。会谈结束时,我送了他一本一年前我在剑桥大学做马歇尔讲座的演讲集。这本演讲集总结了我对中国和其他国家经济发展与转型问题的研究。
一份有趣的工作
世界银行提供的这份工作既令人兴奋又让人倍感压力。我被邀请去世行任职是一个特别的机会,也是时代变迁的标志。世界银行自1944年成立以来,第一次邀请来自发展中国家的国民担任其首席经济学家,引导世行在知识方面的领导作用,并制定其经济研究议程。为了迎接经济发展的挑战,世行必须进行改变。为了有效地发挥作用,世行必须把其财力与想法、知识结合起来。我将担任的负责发展经济学的副行长一职,是通过向世界银行以及更广泛的发展经济学界提供知识方面的指导与分析服务,来增进对经济发展政策和项目的理解。其目标是提高世界银行的运营效率,满足成员国对优质服务的需求。
但是对我而言,要放弃我正在从事的令人兴奋的教学科研工作,即便是暂时的,也并不容易。作为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的教授与创始主任,我已经在此工作了15年。这些年来,我与许多学生、同事及朋友建立了紧密且富有成果的关系,他们中的一些人在我的帮助下开始探索引人入胜的研究问题。此外,在完成了芝加哥大学的四年博士学习和耶鲁大学的一年博士后研究,并于1987年回国之后,我也曾积极深入参与中国的经济政策讨论。中国经济的成功既使我感到骄傲,也成为我研究兴趣的来源。我渴望继续致力于研究中国所面临的越来越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在许多著名经济学家预言艰难时世即将来临的情况下,留在国内参与论战并寻求问题的解决方案还是相当具有吸引力的。
与此同时,世行向我提供了一个一生难得的机会,去从许多不同方面研究发展问题,还可以就增长与减贫战略问题展开全球对话。该职位的职责包括:通过提供知识来帮助许多发展中国家做出更明智的政策选择,以加速减贫与千年发展目标的进展。过去多年来,这些知识也用于向全球的公共宣传活动提供信息。这些知识的产生则涉及研究、数据收集、分析、全球监测、预测、统计能力建设以及政策评论与建议。
负责发展经济学的副行长的工作包括了所有这些方面,资助世界银行其他部门的研究项目,提供旗舰研究报告并为国际发展以及该领域的两份顶级学术期刊设定研究议程。该部门有许多员工是世界知名的发展经济学家,而曾担任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的都是该领域最受人尊敬的学者:诺贝尔奖得主约瑟夫·斯蒂格利茨、拉里·萨默斯、斯丹利·费希尔、安妮·克鲁格、霍利斯·钱纳里、迈克尔·布鲁诺、尼古拉斯·斯特恩勋爵和弗朗索瓦·布吉尼翁。紧随这些人的脚步是一种伟大的荣誉,也是一份艰巨的责任。
自我童年开始,我人生的追求就是帮助各国实现持续的动态增长以消除贫困和实现繁荣。我明白加入世界银行将让我有机会与许多其他人分享我在这个主题上的见解,承担雄心勃勃的研究项目去考察在经济发展中尚未解决的挑战,并揭示贫困地区经济起飞或发展滞后的原因。
这确实是一份我无法拒绝的有趣工作。
我申请一周的时间以考虑在华盛顿工作对我个人生活和职业生活将意味着什么。同时,从北京大学离职并为我的博士生和继任者做出安排也需要时间。我已经准备好接受挑战。
《繁荣的求索》内容概要[E]
发展中国家如何能够发展自己的经济?对这一问题的大多数回答都聚焦于富裕国家应该对贫困国家提供哪些帮助。在本书中,作者将关注的重点放在了发展中国家能够为自己的经济发展做出哪些努力上。
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各国都在探索并尝试促进经济增长的各种方法。这些方案通常是来自于想象而非实践,实际上也是有的成功,有的失败。作者通过借鉴历史和实践经验,结合经济学分析,为我们深入解析了那些成功发展自己经济的国家具体实施了哪些措施。并提出,经济发展是一个持续的技术创新、产业升级和结构转型的过程,这取决于国家如何利用和整合他们的土地资源、劳动力、资本和基础设施。国家需要识别并扶持他们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即能够最有效地生产产品的产业),并且将这些产业作为发展的基础。同时,国家需要认识到市场自我调节的能力,削弱政府对经济的干预,以促进企业繁荣发展,引领产业升级。通过阐述“新结构经济学”的框架和理念,作者为我们展现了甚至最贫穷的国家也能够以至少8%的经济增长率持续发展几十年,通过一至两代人的努力,大幅度地减少贫困,并成为中等收入甚至高收入国家。
通过穿插作者对经济发展的深刻见解,以及在担任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期间到各地出访的故事和所见所闻,本书为那些在求索繁荣中的国家提供了重要的指导性意见,并寄予了期望。
《繁荣的求索》作者简介[E]
林毅夫,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名誉院长。1994年创立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现升格为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并担任主任一职。2008年被任命为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兼负责发展经济学的高级副行长,成为发展中国家担此要职的第一人。2012年6月世界银行任期届满,回到北大继续教学研究工作。
林毅夫现任全国人大代表和全国工商联副主席,曾任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在国内外多个有关发展政策、科技和环境的委员会、领导小组兼职。
林毅夫于1986年获得美国芝加哥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膺选为英国科学院外籍院士,以及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并获得法国奥佛涅大学、美国福特汉姆大学、英国诺丁汉大学、香港城市大学、英国伦敦经济政治学院、和香港科技大学的荣誉博士学位。
《繁荣的求索》书籍目录[E]
前言
一份有趣的工作
在非洲勾起的奇特童年记忆
第一章新挑战与新的解决方案
产能过剩的祸根
看似经济成功的奥秘
认真对待爱因斯坦的玩笑:新结构经济学
第二章流派之争与范式的变迁
为人生赋予意义
增长的演进
破解贫富之谜
罗伯特?卢卡斯与干洗店主的女儿
收敛与发散的解释
对发展的思考:一个有关进展、潮涌、时尚和流行的故事
寻找新答案的挫折
新的战略思考的必要性
第三章经济发展:来自失败的教训
自生能力是经济成功的隐藏要素
梦想和无知的政治经济学
“不要看在哪儿里跌倒,要看在哪里打滑”
不要把婴儿同洗澡水一起倒掉
第四章来自成功赶超国家的经验
化圆为方:增长报告的贡献
某些国家可能已经找到了”“圣杯”
现代经济增长:发达国家的奥秘
第五章反思经济发展的一个理论框架:新结构经济学
为什么布隆迪不是瑞士
理解经济发展:一个概念框架
通向繁荣的最优速度与次序
新瓶装新酒
第六章新结构经济学新在何处
财政政策:免费飞机、铁路和桥梁?
货币使人贫困--还是货币使人富裕?
幸存的财富:资源丰裕国家的公共收入管理
金融发展:那些我们喜欢憎恨的银行家
穷国应该选择适合自己的外资模式
求解贸易政策悖论
破解人类发展之谜
第七章新结构经济学实践:两轨六步法
甄别还是不甄别:这是一个问题
如何甄别具有潜在比较优势的产业?几个基本原则
一个为结构转型排序的实用指南
第八章转型经济的独有特性和轨迹
天堂中的虚构自白:改革的政治学
回归现实:多重扭曲的经济学
经济改革的选项:大爆炸还是渐进式?
蓬勃发展的转型:来自中国、斯洛文尼亚以及其他几个国家的经验教训
第九章在发展的高级阶段促进结构转型
打破中等收入魔咒
与时俱进
GIFF原理与持续结构转型
理解财富和伟大背后的经济学
第十章经济繁荣的一个药方
理解经济发展的真实本质与原因
实践中的产业政策
过于谨慎是最大的风险
术语表
《繁荣的求索》章节摘录[E]
版权页: 插图: 尽管当时技术并不先进,地质构造也十分复杂,李冰仍然亲自率领数万工人,历时八年,在群山峻岭间开凿出了一条20米宽的河道,并在河岸两边修建了灌溉系统。而这一基础设施工程至今仍运行良好,它使得中国曾经最为贫困的地区变成了拥有“天府之国”美誉的富饶肥沃之地。在1979年夏天,我从中国台湾回到大陆后,最初参观的地方之一就是都江堰。当我立于悬崖绝壁之上俯览狭长的河道时,雷鸣般的巨响和脚下奔腾的河水令我感到眩晕和震撼。2200多年来这河水从未停歇,灌溉着下游肥沃的成都平原。 我心目中的另一位英雄是王阳明(1472-1529)。他是明朝伟大的思想家、儒学家、官员和将军。如同其同时代的欧洲哲学家马丁•路德(1483-1546)一样,王明阳建立了自己的哲学体系--“心学”。这一思想体系通过革命性地重新诠释儒家经典著作,将人民大众从12世纪哲学家朱熹所提倡的传统儒家思想的苛刻行为准则中解放了出来。他最为著名的教导是“知行合一”,这一学说认为“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他的哲学思想对东亚社会的影响长达数个世纪。王阳明还是一位杰出的官员和极具天赋的军事指挥官。由于他追求公正,倡导革命性的儒家教义,王阳明数次被朝廷谪贬流放。但他个人所受的磨难从未泯灭他内心的责任感。尽管他官场不顺,又缺乏军事支持,但是却平定了“宁王之乱”和数次农民起义,为人民带来了和平。他还在我的祖先250年前移居台湾之前所居住的地区发展当地教育。 我一直认为,一个人应该像李冰一样,为自己所生活的那片热土做一些促进繁荣、惠及千秋万代之事;作为一个知识分子应该像王阳明一样,拥有独立思考和知行合一的能力,并且即使在逆境之中也要为人民的利益而努力奋斗。这些努力为人生目标赋予了良好的含义。王阳明知行合一的哲学思想对于我在世界银行的工作很有帮助,因为世界银行作为一个知识银行,其宗旨就是“建立一个没有贫困的世界”。虽然生活显然不是只有物质,但解决最基本的人类需求,给予每个人以经济上的机会是摆脱悲观主义和虚无主义的绝好方式。为人们创造条件,使他们能充分发挥自己的天赋,同时根据环境现实调整心智模式,正是李冰和王阳明曾经所做的。他们以自己的方式帮助他们的同胞改善生存状况--并以此为他们自己的人生赋予意义。
《繁荣的求索》媒体关注与评论[E]
《繁荣的求索》是一部重要的著作。全书写作上充满热情且条理清晰,折射出作者对全球经济议题的深刻理解,同时还提出了务实的解决方案。对于任何关注世界上穷人们困境的人,阅读这本书都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罗伯特·福格尔,芝加哥大学教授,199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
由永不满足的好奇心所驱使,林毅夫的生命旅程中充满了探索。在这个动荡喧嚣的年代,他对经济理论和政策的宝贵贡献如此与众不同,这源于他拥有敏锐的洞察力,愿意严格地检验一个假说,更有着提出新观点的勇气。他对发展经济学已经做出了实质性的贡献,《繁荣的求索》建立在这样的基础上,此书应该成为所有决策者和学生的必读之书。
——特雷弗·曼纽尔, 南非国家规划委员会主席
这本书是一部精心力作,对发展研究影响深远,写作上亲切而令人愉悦。林毅夫用言语而非统计数字来支持他的论点;而为了阐明抽象的思想,他引用的人物格言涵盖中西:从温斯顿·丘吉尔、邓小平,再到(滚石乐队的)米克·贾格尔。
——罗伯特·韦德,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发展研究所教授
在这部著作中,林毅夫将他在研究东亚起飞中获得的智慧,与250年来的经济思想编织在一起。他大胆提出:如果中国能成功,为何其他国家不能?《繁荣的求索》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视角:在全球范围内终结贫困是可能的。同时,本书也审慎、合情合理并务实地阐明,这一愿景如何才能实现。不会再有别的经济学家能写出比这更优秀、更重要的作品了。
——乔治·阿克尔洛夫,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
一部分是个人化的叙事,一部分是复杂的经济分析,这部重要的作品,为在世界范围内加速经济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途径。林毅夫就中国现实和芝加哥经济学的非凡根基,连同他那丰富的经验,将光耀于世。
——丹尼·罗德里克,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教授,《全球化困境:民主与未来全球经济》作者
既有来自他祖国中国的经验,又有担任世行首席经济学家期间获得的宝贵洞见,连同对2008年金融危机广泛教训的反思——林毅夫关于发展政策的建议,折射出一个令人印象深刻而独特的人生之旅。
——克马尔·德尔维什,布鲁金斯学会副主席,前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执行主席
在过去的20年中,世界经济经历了重大变化:新兴市场愈发举足轻重,许多发展中国家增速远高于发达经济体。尽管很多国家的经济进步,尤其是中国、印度,已经使数亿人脱离贫困;但是发展中国家在整体上,贫困率依然处于高水平。林毅夫的书为理解经济增长的奥秘构建了一个创新的架构——新结构经济学。他从成功的经济体中得出具有洞察力的结论,并把这些结论放在一个紧密结合的知识框架里,用以反思经济增长。在发展中国家寻求发展比较优势和制定自身增长战略时,这一理论将为他们提供重要的启发。
——恩戈齐·奥孔约·维拉博士,尼日利亚财政部长
经济发展一直笼罩在神秘之中。林毅夫在这部非凡力作中破解了密码——他罕见地将个人经验、严密分析以及扎实的实证调研结合在一起。他的“两轨六步法”是一个强有力的秘诀,将持续成为发展文献中的一个主角。
——史蒂芬·罗奇,前摩根·士丹利亚洲区总裁,《下一个亚洲》作者
这确实是一部令人兴奋的作品,林毅夫直接与读者对话。他了解文献,见证了第三世界国家的发展,并与发展中国家的领导人讨论;他引用西蒙·库兹涅茨、刘易斯·卡罗尔、温斯顿·丘吉尔、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的名言;他提出了一个令我信服的“新结构经济学”。他是世界银行的首席经济学家,这给了我极大的信心。阅读它,认识林毅夫。
——托马斯·谢林,2005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
对发展政策正在逐渐形成共识,任何对这一问题感兴趣的人,这都是一本必读之作。林毅夫为新结构经济学提出了一个强有力的论证,这植根于他对于经济学思想演变极具说服力的分析。本书将能够引起人们的共鸣,特别是那些熟悉发展中国家政策制定中现实约束的实践者们。
——蒙特克·辛格·阿卢瓦利亚,印度政府规划委员会副主席
毋庸置疑,林毅夫的学说是一项重要的贡献。也许是身为内部人士的缘故,林毅夫对东亚发展道路何以成功的解释,比其他任何人都精辟。当然,他的学说存在一个条件,即政府要能干且富有支持性。但是,如果没有这一条件,发展是无论如何都不会取得成功的。还有,这本书的文笔也很出色。该书立足于最重要的主题,睿智、创新、务实、发人深省,真的值得一读。读者们,行动起来吧。
——马丁·沃尔夫,《金融时报》首席经济评论员
《繁荣的求索》编辑推荐[E]
《繁荣的求索:发展中经济如何崛起》编辑推荐:银行上演“抢钱大战”,百姓迎接“理财大考”,著名经济学家林毅夫独家披露“钱荒”后的“前瞻”,教你看清资本运作,扼住经济命脉。 通过穿插作者对经济发展的深刻见解,以及在担任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期间到各地出访的故事和所见所闻,《繁荣的求索:发展中经济如何崛起》为那些在求索繁荣中的国家提供了重要的指导性意见,并寄予了期望。
《繁荣的求索》名人推荐[E]
《繁荣的求索》是一部重要的著作。全书写作上充满热情且条理清晰,折射出作者对全球经济议题的深刻理解,同时还提出了务实的解决方案。对于任何关注世界上穷人们困境的人,阅读这本书都是一个明智的选择。——罗伯特•福格尔,芝加哥大学教授,199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由永不满足的好奇心所驱使,林毅夫的生命旅程中充满了探索。在这个动荡喧嚣的年代,他对经济理论和政策的宝贵贡献如此与众不同,这源于他拥有敏锐的洞察力,愿意严格地检验一个假说,更有着提出新观点的勇气。他对发展经济学已经做出了实质性的贡献,《繁荣的求索》建立在这样的基础上,此书应该成为所有决策者和学生的必读之书。——特雷弗•曼纽尔, 南非国家规划委员会主席这本书是一部精心力作,对发展研究影响深远,写作上亲切而令人愉悦。林毅夫用言语而非统计数字来支持他的论点;而为了阐明抽象的思想,他引用的人物格言涵盖中西:从温斯顿•丘吉尔、邓小平,再到(滚石乐队的)米克•贾格尔。——罗伯特•韦德,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发展研究所教授在这部著作中,林毅夫将他在研究东亚起飞中获得的智慧,与250年来的经济思想编织在一起。他大胆提出:如果中国能成功,为何其他国家不能?《繁荣的求索》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视角:在全球范围内终结贫困是可能的。同时,本书也审慎、合情合理并务实地阐明,这一愿景如何才能实现。不会再有别的经济学家能写出比这更优秀、更重要的作品了。——乔治•阿克尔洛夫,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一部分是个人化的叙事,一部分是复杂的经济分析,这部重要的作品,为在世界范围内加速经济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途径。林毅夫就中国现实和芝加哥经济学的非凡根基,连同他那丰富的经验,将光耀于世。——丹尼•罗德里克, 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教授,《全球化困境:民主与未来全球经济》作者既有来自他祖国中国的经验,又有担任世行首席经济学家期间获得的宝贵洞见,连同对2008年金融危机广泛教训的反思——林毅夫关于发展政策的建议,折射出一个令人印象深刻而独特的人生之旅。——克马尔•德尔维什,布鲁金斯学会副主席,前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执行主席在过去的20年中,世界经济经历了重大变化:新兴市场愈发举足轻重,许多发展中国家增速远高于发达经济体。尽管很多国家的经济进步,尤其是中国、印度,已经使数亿人脱离贫困;但是发展中国家在整体上,贫困率依然处于高水平。林毅夫的书为理解经济增长的奥秘构建了一个创新的架构——新结构经济学。他从成功的经济体中得出具有洞察力的结论,并把这些结论放在一个紧密结合的知识框架里,用以反思经济增长。在发展中国家寻求发展比较优势和制定自身增长战略时,这一理论将为他们提供重要的启发。——恩戈齐•奥孔约•伊维拉博士,尼日利亚财政部长经济发展一直笼罩在神秘之中。林毅夫在这部非凡力作中破解了密码——他罕见地将个人经验、严密分析以及扎实的实证调研结合在一起。他的“两轨六步法”是一个强有力的秘诀,将持续成为发展文献中的一个主角。——史蒂芬•罗奇,前摩根•士丹利亚洲区总裁,《下一个亚洲》作者这确实是一部令人兴奋的作品,林毅夫直接与读者对话。他了解文献,见证了第三世界国家的发展,并与发展中国家的领导人讨论;他引用西蒙•库兹涅茨、刘易斯•卡罗尔、温斯顿•丘吉尔、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的名言;他提出了一个令我信服的“新结构经济学”。他是世界银行的首席经济学家,这给了我极大的信心。阅读它,认识林毅夫。——托马斯•谢林,2005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对发展政策正在逐渐形成共识,任何对这一问题感兴趣的人,这都是一本必读之作。林毅夫为新结构经济学提出了一个强有力的论证,这植根于他对于经济学思想演变极具说服力的分析。本书将能够引起人们的共鸣,特别是那些熟悉发展中国家政策制定中现实约束的实践者们。——蒙特克•辛格•阿卢瓦利亚,印度政府规划委员会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