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小说史略批判》
《中国小说史略批判》
出版时间:2008-1
出版社:山西人民出版社
作者:欧阳健
页数:200
《中国小说史略批判》前言[E]
启蒙时期的教科书,对一个人的影响几乎是终身的。因得教科书的哺育和熏陶,并构成日后学习工作的基点,书上的知识遂被视为真理,人皆甘心从之而不违。《中国小说史略》(以下或简称《史略》)就是这样一部启蒙教科书。它既是二十世纪开启“小说学”新纪元的奠基之作,又是中文系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的必读教材,对《中国小说史略》怀有尊崇膜拜的心理,是极其自然的。追溯起来,《中国小说史略》也确是一部教科书。鲁迅在《柳无忌来信按语》中说,“我的《中国小说史略》,是先因为要教书糊口,这才陆续编成的。”假如没有“教书”这一职业,或学校不设“小说史”课程,情况也许就完全不一样了。由于是自编的讲义,自然要考虑讲课听课之便,与一般学术著述是不大相同的。从后人回忆的材料看,讲课的效果可说是相当的好。冯至说:“鲁迅一开始就向听众交代:‘《中国小说史略》已印制成书,你们可去看那本书,用不着我在这里讲了。”’(《鲁迅在北大讲课的情景》)徐霞村回忆道:“我去听过他的小说史略,讲得很生动!我记得有一次他讲唐人小说,张鷟的《游仙窟》。我们去听课都要先买到《中国小说史略》,他稍微念上那么一两段,不是照着书上讲,与书有关系,但是又发挥一些见解,这个见解又不走得太远,他教学教得真好!”(徐小玉《徐霞村访谈录》)作为教科书,《中国小说史略》经过认真经营,成了传世的专著。教材讲究的是条理,演讲追求的是效果,专著需要的是深入,鲁迅很好地处理了其间的关系,是值得称道的。《中国小说史略》出版后,赢得了相当的声誉。1 926年1 2月7日广州《民国日报》发表张迂庐《欢迎鲁迅先生来广州》,说他是“创中国文坛未有之新格的《呐喊》《彷徨》的著者,是著《阿Q正传》而被译成五六国文字且被法国现时大文豪罗曼·罗兰啧啧称道过的人。
《中国小说史略批判》内容概要[E]
《中国小说史略批判》是鲁迅研究中国古典小说的一份代表性成果,该书为中国古典小说正名添价,是第一部中国小说史,它对后来学者的影响很大。但同时具反讽意味的是,这种巨大影响又束缚了鲁迅之后的中国小说史家。《中国小说史略批判》是关于研究《中国小说史略批判》的批判著作。
《中国小说史略批判》书籍目录[E]
序侯忠义自序第一章 文献篇第一节 材料考第二节 作家考第三节 版本考第二章 观念篇第一节 性质论第二节 起源论第三节 演进论第三章 体例篇第一节 分类辨第二节 章节辨第三节 文字辨第四章 评骘篇第一节 论断析第二节 抑扬析第三节 举隅析
《中国小说史略批判》章节摘录[E]
鲁迅除了说《中国小说史略》等文学史,“都不过可看材料,见解却都是不正确的”,1932年8月15日致台静农信中,又说郑振铎所作《中国文学史》,“诚哉滔滔不绝,然此乃文学史资料长编,非‘史’也。但倘有具史识者,资以为史,亦可用耳”。足见其眼界之高,评价之苛。他虽将《史略》置于“见解”不正确之列,实际上还是颇为自熹的,证据就在1932年于《两地书》最末一信所加的文字:“例如小说史罢,好几种出在我的那一本之后,而凌乱错误,更不行了。这种情形,即使我大胆阔步,小觑此辈。”鲁迅之“小觑此辈”,恰是自信其“见解”之高人一筹。论者说,“比起同时代许多认真严谨的学者来,鲁迅在史料占有上并不具备优势(除了《古小说钩沉》);鲁迅的优势在于‘史识”’(张杰、杨燕丽《鲁迅其人——全面解读鲁迅》),实可谓鲁迅的知音。 所谓见解,是对事理的认识和看法。鲁迅意识到:光凭微观的“材料”,是不能写成专史的;重要的是要有宏观的“见解”,以为构建学术体系、评判文学现象的准则。鲁迅的自信,既源于材料的占有,更源于见解的高明。而所谓见解,既包括驾驭材料的理性观念,亦包括由材料引申的价值评判。从根本上说,前者是主要的。因为不论是自觉的还是潜在的观念,都对材料起着过滤、取舍乃至改造的作用,并左右着研究的趋向和结果。观念从哪里来?鲁迅说:“用那么艰深的文字写出来的古语摘要,我们先前也叫‘文’,现在新派一点的叫‘文学’,这不是从‘文学子游子夏’上割下来的,是从日本输入,他们的对于英文I~~iterature的译名。”(《门外文谈·不识字的作家》)因接受西方的文学观念,排斥在“可观者”之外的小说,遂被奉为“文学”的“正宗”,酿就了撰作小说史的契机。曾毅1929年《订正中国文学史·总论》(《中国文学史》初版于1915年)说:“但至今日,欧美文学之稗贩甚盛,颇掇拾其说,以为我文学之准的,谓诗歌曲剧小说为纯文学,此又今古形势之迥异也。”于是,迅速改变“中国之小说自来无史”的状况,便成了诸多学人的共识。张静庐(1898-1969)《中国小说史大纲》1920年6月由泰东书局出版,庐隐(1898-1934)《中国小说史略》1923年6月至9月刊于《晨报·文学旬刊》第3至11号;在鲁迅《中国小说史略》之后,又有多种小说史问世,就是这种热潮的真切写照。西学东渐的直接结果,是让西方的观念、理论、方法、话语,支配了文学研究的各个环节;研究论题的选择,文献材料的搜集,基本思路的梳理,价值取向的确立,概莫能逃其牢笼之外。1932年7月鲁迅为一青年作者文学论著题记道:“纵观古今,横览欧亚,撷华夏之古言,取英美之新说,探其本源,明其族类,解纷挈领,粲然可观”(《鲁迅全集》第8卷),堪称他的夫子自道。支撑《史略》的观念有二:一是“‘小说’观”,属于性质论范畴,回答小说“是什么”,小说有什么本质特征,用什么标准评价小说等;一是“‘小说史’观”,属于发展论范畴,回答小说史的对象和范围是什么,小说的发生、变迁有什么规律等。小说史作为“史”,撰者自当具相当的史识,能够建构史的框架,找到贯通整个小说史的脉络或视角;小说史同时又是有关“小说”的史,撰者应具小说家的眼光与学问家的功力。这种种观念,既是外来的,也是时代的,真正属于个人原创性的东西是不多的。如张静庐《中国小说史大纲》共设十章:一、小说名称之由来;二、小说之由来;三、小说之定义、诗赋与小说;四、小说之创始时期;五、小说之演进时期;六、小说之发达时期;七、欧美小说人华史;八、现代之小说潮流;九、小说进化之历程;十、传奇与弹词略言。鲁迅阐述的观念,尽管与之有所差异,但他所讲的东西,张静庐都想到了、并且讲到了。有人称《中国小说史略》是将西方传来的观念与中国固有的材料互相参证的产物,表明核心的观念是此书价值最大、同时也是负面影响最钜的方面。材料辨析错了,是不难觉察的;文本解读偏了,是可以商榷的;惟独观念的失误是潜在的,尤其需要认真对待。梁启超1902年撰《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说:“大抵西人之著述,必先就其主题立一界说,下一定义,然后循定义以纵说之,横说之。”这可说是被他称为“复兴时代”中学术界的共识。张静庐《中国小说史大纲》第一章是“小说名称之由来”,第二章是“小说之由来”,第三章是“小说之定义”,表明在当时的文化背景下,著述小说史要紧的一着,就是辨明“小说”概念,先为“小说”立一界说、下一定义。中国古代小说历史悠久,数量钜大(据《中国文言小说总目提要》、《中国通俗小说总目提要》著录,文言小说2184种,白话小说1164种,湮没散佚者不可胜计),但对于“小说”是什么,古人好像从未产生过困惑,也没有予以“界定”的要求。为何到了重视小说的晚清和民国,“小说”倒让人困惑起来呢?原来,面对西方传人的小说“标准”,人们开始觉得中国小说似乎不“像”小说,甚至对它能不能“算作”小说产生了怀疑。胡适1918年说:“西洋的文学方法,比我们的文学,实在完备得多,高明得多,……更以小说而论,那材料之精确,体裁之完备,命意之高超,描写之工切,心理解剖之细密,社会问题讨论之透彻,……真是美不胜收。至于近百年新创的‘短篇小说’,真如芥子里面藏着大千世界;真如百炼的精金,曲折委婉,无所不可;真可说是开千古未有的创局,掘百世不竭的宝藏。”(《建设的文学革命论》)其内心的惶惑,实可代表时人的心曲。可见,“小说是什么”的疑问,不过是“与国际接轨”之后,中国学者心底的迷惘而已。从根本上说,小说“是什么”的性质论,只是面对西方观念的冲击,企图为中国的小说观念辩护、为中国的小说存在辩护的说辞而已。 从现象上看,鲁迅常说些对“文学概论”不以为然的话,如:“托尔斯泰将要动笔时,是否查了美国的‘文学概论’或中国什么大学的讲义之后,明白了小说是文学的正宗,这才决心来做《战争与和平》似的伟大的创作的呢?我不知道。……小说和戏曲,中国向来是看作邪宗的,但一经西洋的‘文学概论’引为正宗,我们也就奉之为宝贝,《红楼梦》《西厢记》之类,在文学史上竟和《诗经》《离骚》并列了。”(《徐懋庸作(打杂集)序》)但要明白,这些话是有特殊语境的。第一,是为杂文正名:“我们试去查一通美国的‘文学概论’或中国什么大学的讲义,的确,总不能发见一种叫作Tsa-wen的东西。这真要使有志于成为伟大的文学家的青年,见杂文而心灰意懒:原来这并不是爬进高尚的文学楼台去的梯子。”第二,是顺手扔给胡适“正宗论”的讥讽。事实上,鲁迅对新思潮是向往的,如《未有天才之前》说:“自从新思潮来到中国以后,其实何尝有力,而一群老头子,还有少年,却已丧魂失魄的来讲国故了,他们说,‘中国自有许多好东西,都不整理保存,倒去求新,正如放弃祖宗遗产一样不肖’。抬出祖宗来说法,那自然是极威严的;然而我总不信在旧马褂未曾洗净叠好之前,便不能做一件新马褂。”对西方的文学理论也是推崇的,如给曹靖华信中说:“中国文学概论还是日本盐谷温作的《中国文学讲话》清楚些,中国有译本。”鲁迅明知“小说”界定的重要,却不忙于下定义,也不纠缠“小说”概念的纷争。《中国小说史略》第一篇,标的是“史家对于小说之著录及论述”。
《中国小说史略批判》编辑推荐[E]
《中国小说史略批判》是由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