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星亮讲现当代戏剧》
《胡星亮讲现当代戏剧》
出版时间:2011-9
出版社:湖南教育出版社
作者:胡星亮
页数:288
《胡星亮讲现当代戏剧》内容概要[E]
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欧美剧坛,现实主义和新浪漫主义(现代主义)奔腾汹涌,浪漫主义早已是“明日黄花”悄然退潮。然而在远东的中国,尤其是在1920年代那“葱茏”、“青春”期,浪漫主义戏剧思潮正强劲地冲击着千百万青年男女的心灵,并成为20年代中国戏剧创作的重要实绩。这是中国戏剧对世界浪漫主义戏剧发展的独特贡献。开放自由的“五四”新风,使20年代中国浪漫主义戏剧思潮独具特色:浪漫主义、现实主义、新浪漫主义的同步译介与相互渗透,它较少西方传统浪漫派那种单纯的浪漫美,无论是思想内涵抑或艺术审美都具有新世纪的幽香魅力。现代主义在其初始叫新浪漫主义。新浪漫主义戏剧思潮在中国的引进是“五四”前后。当时,象征主义、表现主义、唯美主义、未来主义等,其魅力即如易卜生、萧伯纳、高尔斯华绥,深深地吸引着中国戏剧家。然而经过1920年代的发展,现实主义戏剧在中国蔚为大观,新浪漫主义却在1930年代初即告衰微。新浪漫主义在中国戏剧家眼中的主要内涵是什么?中国戏剧家怎样看待和汲取新浪漫主义?它的存在是否为中国戏剧的发展提供了什么?一个在1920年代生机蓬勃的戏剧思潮,又何以会在短时期内消逝得如此迅疾呢?
《胡星亮讲现当代戏剧》作者简介[E]
胡星亮,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戏剧戏曲学专业博士生导师,中国话剧研究会常务理事、秘书长。专业方向为中国现当代戏剧、中外比较戏剧、中国影视史。
《胡星亮讲现当代戏剧》书籍目录[E]
第一讲 概述:中国现当代戏剧发展历程
上编 戏剧思潮与流派
第二讲 现实主义(上):传统现实主义戏剧
第三讲 现实主义(下):现代现实主义戏剧
第四讲 浪漫主义戏剧
第五讲 现代主义(上):新浪漫主义戏剧
第六讲 现代主义(下):探索戏剧
第七讲 后现代主义戏剧
下编 戏剧作家与作品
第八讲 曹禺及其《雷雨》
第九讲 夏衍及其《上海屋檐下》
第十讲 丁西林及其《三块钱国币》
第十一讲 郭沫若及其《屈原》
第十二讲 吴祖光及其《风雪夜归人》
第十三讲 老舍及其《茶馆》
第十四讲 田汉及其《关汉卿》
第十五讲 刘锦云及其《狗儿爷涅槃》
第十六讲 陈子度、徐晓钟等的《桑树坪纪事》
第十七讲 赖声川及其《暗恋桃花源》
《胡星亮讲现当代戏剧》章节摘录[E]
版权页:“南国”戏剧常常引以为骄傲的,就是他们舞台上饱满的真实情感的自然流露,能与观众产生极大的共鸣。观众不仅在舞台下随着演员的表演唏嘘悲叹,散戏后还在如醉如痴地吟咏着剧中的台词,以抒泄自己胸中的郁闷忧伤。如此杭州、广州、南京、上海的多次“西征南战”,“南国”遂将浪漫主义戏剧思潮推向全国。如前所述,狂飙时代呼唤着浪漫派戏剧,此诚然也;但狂飙时代所激腾起的是何种风格的浪漫派,却时有争议。有人想当然地认为“五四”狂飙所催生的浪漫派必定是奔放激昂的。此论于诗歌似可,然而在20年代浪漫主义戏剧思潮中,像郭沫若的诗篇《凤凰涅粲》那天狗吞月般的豪情、火山爆发式的气势已绝少见。郭沫若自己的剧作也少有如此浪漫激情,大都充满忧郁、感伤的情绪,舒缓、优美的节奏。田汉从其戏剧创作伊始,就着意表现人生歧路的彷徨忧伤,人生旅途跋涉的苦闷哀叹,把刚从黑暗中觉醒过来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在新时代的兴奋与激动、感伤与忧愁,揭示得淋漓尽致、缠绵悱恻,轻灵而又抒情。相似的人生遭遇与感受,白薇、王独清、杨骚、王新命等戏剧家,其剧作也表现出相近的浪漫风格。“五四”狂飙催生的浪漫主义戏剧思潮,为什么竟是如此感伤、忧郁的情感抒发?原因有多方面,但若论其起源,则主要在现实的刺激与影响的接受。“五四”时代自然充满激昂凌厉,但也弥漫着忧郁感伤。鲁迅曾说过:“那时觉醒起来的智识青年的心情,是大抵热烈,然而悲凉的。”“热烈”主要指因个性觉醒而批判现实黑暗的愤激;“悲凉”,则多为因现实黑暗太沉重而颓伤的情感流露。
《胡星亮讲现当代戏剧》编辑推荐[E]
《胡星亮讲现当代戏剧》是由湖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