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L1

《汉魏六朝乐府诗》电子版-2011-7_上海古籍_王运熙//王国安

《汉魏六朝乐府诗》《汉魏六朝乐府诗》电子版-2011-7_上海古籍_王运熙//王国安

《汉魏六朝乐府诗》

出版时间:2011-7
出版社:上海古籍
作者:王运熙//王国安
页数:154


《汉魏六朝乐府诗》内容概要[E]

乐府诗是一种起源于汉代,盛行于汉魏六朝的诗歌。王国安、王运熙所著的《汉魏六朝乐府诗》对于乐府诗的基本概念,如乐府和乐府诗、乐府诗的分类和特点、乐府诗的发展和编集等,都作了必要的介绍,并重点阐述了汉魏六朝各代乐府诗的内容和艺术特色,介绍了乐府诗代表作家和代表作品。

《汉魏六朝乐府诗》书籍目录[E]

第一章 乐府诗概述
一、乐府的建立和乐府诗的兴起
二、乐府诗的范围和分类
三、乐府诗的特点
四、乐府诗的发展
五、乐府诗的编集
第二章 两汉、魏、西晋乐府诗
一、汉代贵族的郊庙、鼓吹曲辞
二、“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汉俗曲歌辞
三、杰出的叙事长篇《孔雀东南飞》
四、魏晋文人乐府诗的繁荣

(1)“依前曲改作新歌”——曹操和曹丕的乐府诗

(2)“乐府之变”——曹植的乐府诗

(3)曹魏其他文人的乐府诗

(4)西晋文人的乐府诗
第三章 东晋南北朝乐府诗
一、清丽委婉的吴声西曲歌辞
二、质朴刚健的鼓角横吹曲辞
三、一曲女性英雄的赞歌《木兰诗》
四、鲍照对乐府诗的贡献
第四章 乐府诗的地位和影响
一、绍继《风》、《雅》,发扬现实主义传统
二、创新体裁,推动诗歌形式的进步
三、沾溉诗坛,丰富历代作家的创作

《汉魏六朝乐府诗》章节摘录[E]

陈祚明说:“与天相扶,语奇。东父、西母,乃在太山,荒唐可笑。天何可里计,乃言四五里,见极近。最荒唐语写若最真确,故佳。”这意见很对。这种天真有趣的笔调,对后来李白的乐府诗起着一定的影响。
当然,与精华并存,汉俗曲歌辞也有一些糟粕。有些歌辞曾遭到封建统治阶级的删饰,如前面提到的《东门行》。又如《乌生八九子》,明明倾吐的是受害者的怨愤,但结尾处却说“我人民生各有寿命,死生何须复道前后”,与全诗极不协调,这恐怕也是经过篡改的。再如《西门行》、《驱车上东门行》、《怨诗行》,主题都是怨叹人生无常,鼓吹“游乐当及时”、“游心恣所欲”,宣泄封建统治阶级颓废没落的情绪。还有一些写追求神仙长生,迎合封建帝王企求成仙不死的愿望,如《董逃行》、《王子乔》等。这些诗篇,大约也都出自封建文人之手,毫无可取之处。
2.崭新的艺术手法和艺术形式
汉俗曲丰富的思想内容,是通过优美的艺术形式表现出来的。它在多方面地反映汉代社会面貌的同时,还给人以美的艺术享受。它的杰出的艺术成就,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第一、精彩的叙事手法
汉俗曲叙事诗很发达。一般说来,我国古代叙事诗比较落后,《诗经·国风》几乎全是抒情诗,仅在《大雅》中有几篇记录周朝祖先业绩的小型史诗;《楚辞》也是抒情之作。而汉俗曲却以叙事诗为主,这也是汉乐府的精萃所在。它的叙事手法,也同《诗经·大雅》迥然不同,面目全新。
(1)剪裁精当 汉俗曲叙事诗的篇幅都比较短小,除《孔雀东南飞》外,最长的《陌上桑、》不过五十三句,二百六十五字。与此相适应,它们对有关事件并不作有头有尾的叙述,而是恰当地截取生活的某个侧面,集中描绘。如写孤儿仅取其遭受奴役的场面,写病妇只述其临终时的情景,《东门行》横截的是拔剑走险的高潮,《羽林郎》集中写家奴调戏和胡女抗暴的冲突。这些虽都只是一个个生活的横剖面,但因剪裁得当,有高度的概括力和典型性,因而能引起读者丰富的联想,留下异常深刻的印象。
(2)对话传神 巧妙地运用对话刻画人物,展开矛盾,构成波澜,是汉俗曲叙事诗的又一重要特色。在诗歌中运用第三者的口吻叙述故事,固然有利于具体的描绘,但也容易流于平板枯燥。俗曲叙事诗擅长通过人物本身的语言,来展示他们的内心活动和精神世界。如《妇病行》中病妇的惨淡心理,就是通过她的临终嘱托映衬出来的。《东门行》的主人公回答妻子劝阻的话虽十分简短(“咄!行!吾去为迟,白发时下难久居”),但一个悲愤难抑、决心不顾一切的莽撞汉子的形象却已跃然纸上。《上山采靡芜》几乎完全是靠对话来推动情节发展,刻画人物内心世界的。这些对话,声情毕肖,能使人产生一种如闻其声、如见其人之感。诗歌的对话,不但要个性化,还必须符合韵律,较之小说散文更难,在汉乐府里却能运用自如,毫无生套硬凑、捉襟见肘的痕迹,确是极为难得的。
……


  • 暂无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