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余秋雨讲文化》
《听余秋雨讲文化》
出版时间:2012-8
出版社:安徽人民出版社
作者:李铭
页数:280
字数:249000
《听余秋雨讲文化》前言[E]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每一次的漂泊旅程,都是开拓眼界、增长智慧的机遇,每一次在字里行间的穿梭,都是荡涤心灵的寄托。无论是行走在路上还是纸上,都是对生命的一次审视。读余秋雨的散文,就如同读一本轻松的旅行散记,一本厚厚的中国历史。每次都会在跋涉中得到些许感悟、某种寄托,更有万象的人生世态和丰富的个人情感蕴涵其中。相信所有读过“余氏散文”的人都会深深地感受到余秋雨先生洞达人情世故的睿智,以及那份中庸和谐的处世态度,特别是他对中国文化精神的见解与阐释,更令人为之感叹和折服。
一粒沙可以折射出一个世界,一朵花能够映衬出一座天堂。对于每一个人来说,生命都是有限的,但是对于整个人类来说,文化的传承却是没有止境的。把无限放在掌心,让永恒来收藏刹那,这是生命永恒存在、亘古不老的原始见证。可是,随着岁月的流逝,历史的文化沧桑在人类的记忆中越磨越淡,已经逐渐淡出人们的生活圈子,时间磨损了最值得深藏的宝贵记忆。所以,本书通过对余秋雨代表作的详尽阅读,综合各界对“余氏散文”的文学见解与文化解读,从小处着眼,用轻松活泼的笔触,引领读者去领略中国文化广阔的天地,借以打通中国古今文化的屏障。如果读者对余秋雨先生的散文还有质疑,那么就请从这本书开始——翻开第一页,从本书对余秋雨散文作品零星片语的撷取中,用心去鉴赏、去品味、去感悟,去摸索知识以外的文化内涵,细细体悟这份绵延不尽的文化“余味”。
当今中国社会正处在剧烈的转型时期,我们接触到的世界越来越多元化,各种文化都在不断运动,或融合,或交流,或碰撞,共同推动着世界的不断前进。然而中国传统的国学艺术,无论是在音乐、书法、绘画,还是风俗、历史、文学等诸多方面,都在西方文化的冲击下显得岌岌可危。作为一名中国人,我们有理由、有责任、有义务保持住中国特有的文化传统,并加以发扬光大。因此,现在的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地需要了解前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看法,了解我们可以继承的文化传统,以利于更好地理解、利用中西方文化资源,进而发掘中国文化的渊博精深。而对余秋雨先生的作品发掘得越深,就越能发现其珍奇可贵。
余秋雨曾说:“我想,任何一个真实的文明人都会自觉不自觉地在心理上过着多种年龄相重叠的生活,没有这种重叠,生命就会失去弹性,很容易风干和挫折。”或许正是因为如此,埋首于砖块般典籍中的余秋雨,突然涌起了向苍天大地释放自己内心深处无限呐喊的渴望。一直以来震撼着心灵的澎湃思想犹如一阵滔天巨浪,要求超脱现实的束缚,寻求最终的寄托。这是一次对岁月人生的不断雕刻,也是一次对生命价值的不朽承托。
随着我国综合实力的日渐强盛,我们有充分的理由相信,21世纪是中华文明开始伟大复兴的世纪。中国文化,将是未来世界的关键词。余秋雨曾深情地说过:“在即将跨越这道千年山梁时,不能不回头看看以前的那几道千年山梁……每一道千年山梁上都有中国人的脚印,而且这排脚印没有中断,一直排到今天中国人的脚下。当年我们的祖先身边应该有一些陌路人吧,他们都到哪里去了?他们的脚印消失在何处?他们的身影飘逝于何时?也许,他们还有行李寄放在哪个山洞里了?”……
《听余秋雨讲文化》内容概要[E]
本书包含了中国文化的各个方面,主要有文明、历史、艺术、人性、文人、传承等类别。在每篇文章的开始,都会先援引余秋雨散文中的部分内容,以此作为出发点,解读本篇散文涉及到的文化点,并以旁征博引的形式,发散解读,不时加入当今的文化热点,使读者可以阅读到一本饱含余秋雨特色,且内容丰富的文化类作品。
《听余秋雨讲文化》作者简介[E]
李铭,当代学者、专栏作家,曾为《读者》等杂志撰稿,并担任过《青年文摘》等杂志的编辑,他的作品散见于这些杂志和其他著名刊物。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历史、文化及艺术,尤其着重研究中国文化及热点文化现象。曾专门对余秋雨的散文进行过研究,是一位历史文化感、责任感厚重的作者。
《听余秋雨讲文化》书籍目录[E]
前 言
第一章 缔造文明时代
◎走出洞穴
◎飞天后人
◎先民文化
◎沪上风光
◎废墟之下
第二章 历史从不沉默
◎风骨关东
◎传奇三晋
◎古朴开封
◎风流苏州
◎壮阔三峡
第三章 华彩艺术篇章
◎笔走龙蛇
◎泼墨山水
◎余音绕梁
◎琉璃夺目
第四章 聆听人性之歌
◎最初的亲情
◎最后的知己
◎寂寞成就才情
◎走在人生的路上
◎小人与君子
第五章 寻觅文人风骨
◎文人与傲骨
◎文人与政治
◎文人与山水
◎文人与宗教
第六章 传递不朽瑰宝
◎藏书文化,源远流长
◎治学精神,世代相传
◎千年汉语,何去何从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附 录 传记及著作概述
◎余秋雨小传
◎余秋雨学术著作概述
参考书目
后 记
《听余秋雨讲文化》章节摘录[E]
走出洞穴别有天地非人间别有洞天,是中国人创造的一个成语。中国人重义轻利,较少痴想洞中财宝,更想以洞穴为门径,走进一个栖息精神的天地。——《白莲洞》“洞穴”是特征十分明显的一种自然现象。汉语中的“洞穴”一词包括“洞”与“穴”两部分的内容:“洞”的本义是指水疾流的状态,是某一非生命的物理现象;然而“穴”则是指生命生态系统中动物栖息的地方以及人类的住宅房屋。早期的人类,比方说“北京人”、“山顶洞人”等都是居住在洞穴里的。《易经》里记载着:“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这说明,最初我们的祖先,居住的方式是穴居。人类居住的洞穴有着舒适、安全等优点,其空间特点以及结构特征都代表了某种生态文明,反映出了人类从动物本性到人类天性的发展过程。在汉语词汇当中,我们很容易发现这样一些有意义的词汇:“窑洞”、“山洞”、“洞房”、“别有洞天”、“洞天”、“龙穴”、“穴位”等。在《汉典》里,是这样解释“别有洞天”的:“洞中另有一个天地,形容风景奇特,引人入胜。”出自唐朝大诗人李白的《山中问答》:“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恰是由于空间的远隔,时间的邈远,很多美好的话题因此而产生。这也许是因“宇”、“宙”一直是人类不得不面对的问题。余秋雨先生在白莲洞里用“温软的手指触摸着坚硬的化石,易逝的生命叩问着无穷的历史”。揭开人类历史的神秘面纱,我们很容易就会发现,人类最初的摇篮便是洞穴。早在七十万年到二十万年之前,在北京人还保留着猿的特点的远古时期,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山洞里,就保存有古人类生活的遗迹。这样算来,我们的祖先栖居于洞穴之中的历史至少有近百万年。那儿不但埋有我们祖先的白骨,还有我们初为人类的文化。从类人猿历经演变、进化,发展为现代人,最初人类的安全感与温馨都得益于洞穴:当时的人类以狩猎为生,在洞穴中他们觉得十分安全,在洞口生火,这样不但可以取暖而且能让他们烤肉的同时防范野兽的攻击,这是一种简单的生活,是当时所有人类的基本生活。在这儿,生命得以孕育,种族得以延续。人类文明的探询之路也由此起步,要知道,这条路一点儿都不好走,时而波涛汹涌,起伏不定;时而万马齐喑,陷入困顿;时而一马平川,星光灿烂;时而暗流湍生,柳暗花明……不过不管怎样的情形,人类文明总是在洞穴的佑护下以及在人类的勤劳中孕育出惊喜。在白莲洞前余秋雨先生曾经感叹过“白莲洞要么不进,进去便是半个诗人”。事实上,白莲洞看上去和其他普通的溶洞并没有多少区别,余秋雨先生只是将它当成了人类文明的一面镜子,驾驭着神奇的笔墨,先沿着时间的隧道考察过去,随之又升高盘旋,思索着人类当前面临的困惑以及未来的世界。跨越时间与空间的阻隔,一切都会变成人类寻求进步的动力。原本白莲洞仅仅是一个默默无闻的溶洞,只是三十多年前,古人类学家的一次意外野外考察,才发现了这个看似普通,实则却与远古人类的发展有着密切关系的溶洞。1980年,柳州市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在市西南约十二公里的白面山山腰处的白莲洞中,发现一枚白莲洞人牙化石——属于左侧第三下臼齿。(黄现璠著《壮族通史》)这枚牙齿是在白莲洞的外厅发现的,同时发现的还有哺乳动物化石及石器等。实际上,位于市南郊莲花山上的白莲洞,不但没有五彩缤纷的奇峰异石,而且也没有诸多著名溶洞所具有的鬼斧神工,这儿只分为外厅与后部长穴道两部分:外厅宽敞、明亮,穴道屈曲,后部开阔。可这儿却记载了我们的祖先为更好地生活,历经磨难,勇敢地走进溶洞,同成群的猛兽生死搏斗,抗争、失败、再抗争,最后获胜,成为万物灵长的历史。作为旧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白莲洞是中国第一座洞穴博物馆,里面陈列了非常多的古人类与哺乳动物的化石,这些化石表明,生活在大约距今五万年之前的“白莲洞人”已会缝制衣服,用火做熟食,初步形成了白莲洞文化。今天,人类的居住场所洞穴已经历了多次的演变,有的成了屋、有的成了楼,而陕北的窑洞却一直保留至今。以前有一首歌是这样唱的:“就恋那一排排窑洞,就恋那一道道坎坎,就恋那一道道沟沟,就恋那一条条炊烟……”短短几句歌词,却勾画出了黄土地的风貌:沟沟、坎坎、炊烟以及窑洞,组合成一个朴实的地区,一幅苍凉的水墨画,一段沧桑的历史。作为天然的容纳居所,窑洞经过千年演化发展,由一条小溪会聚而成江湖,发展成一个大家族。值得肯定的是现代窑洞都是在先祖居住的石窟、土洞的基础上不断演绎而成的。因而,我们不由得想到了陕西一带世世代代居住在窑洞里的人们,他们是如何沿袭下来的?为何不用砖石或是木头建造房屋?是他们存在着窑洞情结,还是根本离不开窑洞?事实上,那是当地的地质地貌的原因。当地是黄土高原,在黄沙里种植庄稼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更别说建造房屋了。薄薄的一层泥土,只要遇到大风,便会被掀起,漫天尘土飞扬。常年极少下雨,令当地的气候非常干燥,那黄沙泥土,按旧时的烧制技术不易烧成砖瓦。黄沙泥土里的庄稼随时随地都有枯死的危险,树木想必也很难成活,树少,可以建筑房屋的树木当然也就少得可怜。而窑洞,只需选好向阳的山坡,就算只有十来米高,也可以挖出一个洞穴来让人居住。能够想到,这样的洞穴一定大不了。就因为洞穴大不了,大小形状宛如一些烧制陶器的土窑,简单而又便捷,所以,这样的小洞穴就被称为窑洞了。它们珠珠串串,连连系系,因材而建,因地制宜,形成千姿百态,蔚为壮观的陕北大窑洞体系,屹立在黄土高原,成为了陕北的地标性建筑,也是陕北的名片与代名词。建造窑洞是一项十分繁浩的工程,深度依照5米,长宽各依照15米开挖,净土方量便有上千立方。在那个没有机械化生产工具的年代,一个人一天按照20立方的运送量来计算,需要花费将近两个月的时间,再加上窑洞的开挖以及土方的运送,能够想象,在建造这种窑洞的时候我们的先民所付出的劳动量有多大。因而在陕北地区慢慢形成了亲戚、好友、家族、乡邻间的互相帮助的习俗。哪家有红白办事,哪家建房凿窑,哪家夏收秋种,哪家病人卧床,只要打一声招呼,都会二话不说,倾其所力,帮之不辞。慢慢的,家族村邻,抱团为帮,拔刀相助。重义气、显豪气、好爽气的人格脾性成为他们的一大表征。这也许就是地理环境造就了陕北人独特的性格。为了采光,窑洞还不得不开窗,古代用麻布或者粗纸,现代用玻璃,有模有样的窗户,加上简易的木门,一个供人居住的家就形成了。一个山丘短的窑洞也许几米、十几米,长的可达百米、数百米,海拔也可高达几百米,所以当几个、几十个窑洞开在同一座山丘时,那一层层、一排排的窑洞,看上去仿佛城市里的楼房,一样是壮观的;只是在那种壮观当中,还给人一种风雨飘摇的、苍凉的感觉。窑洞前的小路,自然也是崎岖并且坎坷的,从这家到那家,基本上没有平坦宽阔的道路。处处可见的,还有深达几米、几十米的山崖,崖下种着高粱、玉米等农作物,因干旱而失去了鲜亮的绿色,显示出一种病黄。巴掌大的一块地里,还可以看到几根山芋藤十分顽强地生长着。在窑洞居住的人们对什么生活艰辛都毫不屈服的信念,将他们的梦想带出了尘土飞扬的地带,他们利用自己的朝气与年轻,依靠辛勤的劳动,离开了世世代代居住的窑洞。一座座砖石房屋的建造,已将窑洞人民脱离了穴居生活的时代,虽然那些废弃的窑洞被杂草或是乱树掩映着,无言地诉说着它们的沧桑与酸涩,不过你依然要为它们的主人深感高兴。
《听余秋雨讲文化》后记[E]
余秋雨,当代知名学者、散文家、作家、艺术理论家,以其独特而又深刻的历史文化散文享誉文坛。他凭借自身渊博的文史知识,以优美的字句,带领读者徜徉于历史的长河中。二十多年来,他以不懈的努力守护着华夏的璀璨文明。
余秋雨的独特之处在于,他打破了传统散文的束缚,创造了新的意与思相结合的文化散文,借山水风物、区域历史,来寻求中国文化的巨大内涵与意蕴,以及人格的构成与人生的真谛。他用冰冷的手笔但并不冰冷的文字将地理写成了历史,将历史写成了文学,又将文学写成了最最直白的感受。他不是一位批判家,却无情地在文字间批判着现实社会的残酷无情;他不是一位社会学家,却用敏锐的目光把历史拉回现实,把现实推向未来;他只是一位文化人,用文化人的细腻来感受与体会人类的天空下遗留的魅力、辉煌、丑陋、卑劣……他的散文核心成分是议论,但又多以抒情的笔法来表达,这种抒情与议论的水乳交融,使文中的议论充满了睿智与情趣,使读者总能在理性的思考中获得一种特有的精神享受。可以说,余秋雨的散文,已经跨越了纯文学的界限,走向文化领域。
本书通过对余秋雨散文的文化解读,力求向读者展示“余式散文”的文化内涵,以全方位的深度剖析重新认识余秋雨其人其文,感受这些文字中所蕴涵的文化气息。
在撰写本书的过程中,为使书中所述内容更加准确、详实,作者翻阅了大量相关资料,并得到众多学者及媒体朋友的大力帮助,掌握了诸多丰富完备的信息与一些观点独到的资料。作者以此为基础,根据自己的认识和理解,在提出自己观点的同时,对这些信息进行了筛选、整合与重新诠释,大大丰富、完善了本书的内容与结构。
在这里,作者对所有提供帮助与支持的学者及媒体朋友表示由衷的谢意。鉴于作者能力有限,难免会有不到与疏漏之处,还望广大读者朋友予以谅解,并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听余秋雨讲文化》媒体关注与评论[E]
比梁实秋,钱钟书晚出三十多年的余秋雨,把知性融入感性.举重若轻。衣袂飘然走过他的《文化苦旅》。——著名作家余光中余秋雨的书风行华人世界不是偶然,我猜想许多中国人也在思索我们的文化问题。他的书能够引起这么多人的强烈共鸣,如幕鼓艘钟,敲醒了大家半休眠状态的文化意识。每逢听到周围朋友对他的书的惊喜反应,我的确感到高兴。——著名剧作家白先勇学者和电视台的对接,做好了是“双赢”,学术扩大了传播范围,电视提高了文化品位;做坏了就是“双输”,学术失去了自身品质,电视失去了广大观众。在这一点上,我要向余秋雨致敬,毕竟是他迈出了参与社会建设的第一步。——著名学者易中天
《听余秋雨讲文化》编辑推荐[E]
《听余秋雨讲文化》编辑推荐:一场开拓眼界的文化之旅,谛听余式文化中的古往今来,摆脱平庸,走出重复,人生理应变得更加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