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L1

《迷楼》电子版-2004-01_三联书店_(美)宇文所安

《迷楼》《迷楼》电子版-2004-01_三联书店_(美)宇文所安

《迷楼》

出版时间:2004-01
出版社:三联书店
作者:(美)宇文所安
页数:302
译者:程章灿


《迷楼》内容概要[E]

《迷楼:诗与欲望的迷宫》中“迷楼”原指隋炀帝在7世纪初建造的一座供其恣意享乐的宫殿,其本义就是“让人迷失的宫殿”,无论是谁,只要进入迷楼,就会迷而忘返。宇文所安这部著作模仿迷楼的架构,将来自多种不同文化、多个历史时期的诗歌放在一起进行深入探讨,由此论述中西诗歌中的爱欲问题,这些诗作本来毫无归并一处的理由,然而彼此结合,却益觉其气韵生动。
作为一种比较诗学,《迷楼:诗与欲望的迷宫》不拘限于欧洲传统中那些人人耳熟能详的作品,而是突破常规,将生的与熟的、古的与今的作品结合起来,否则,那些与传统类别格格不入的作品就会被强行纳入其所不从属的类别,或者被视为外来的少数派而弃置不顾。《迷楼:诗与欲望的迷宫》的成功之处,不在于提出了什么观念结构,而在于这些诗歌给我们带来的愉悦,以及当我们放慢脚步沉思这些诗作时感到的快乐。

《迷楼》作者简介[E]

宇文所安,一名斯蒂芬·欧文。1946年生于美国密苏里州圣路易斯市,长于美国南方小城。1959年移居巴尔的摩。在巴尔的摩公立图书馆里沉湎于诗歌阅读,并初次接触中国诗:虽然只是英文翻译,但他迅速决定与其发生恋爱,至今犹然。1972年获耶鲁大学东亚系博士学位,随即执教耶鲁大学。二十年后应聘哈佛,任教东亚系、比较文学系,现为詹姆斯·布莱恩特·柯南德特级教授。有著作数种(其中《初唐诗》、《盛唐诗》、《追忆》等已被译为中文),论文多篇。其人也,性乐烟酒,心好诗歌。简脱不持仪形,喜俳谐。自言其父尝忧其业中国诗无以谋生,而后竟得自立,实属侥幸耳。

《迷楼》书籍目录[E]

中文版序结论第一章 诱惑/招引第二章 插曲:牧女之歌第三章 女人/顽石,男人/顽石第四章 置换第五章 裸露/纺织物结语征引文献来源索引译者后记

《迷楼》章节摘录[E]

在性爱占有的核心存在着力量的问题。这样的力量就像剧场,眼见自己在被人观看,并需要不断的展示和确认。但是力量的演示一点也不简单,因为声称拥有力量,实际上无异于表示声称者本人也受到某种力量的强制。他受到他的道具及其观众的制约。他必须不断地注视并提防那个“所有物”:他的占有必须是主动的。同时,他还必须随时估量他者的反应,既引诱他们,又防范他们。这幕遮掩与展示的戏剧,这种在占有过程中所行使的力量,对他人,对自己,都是强制性的。在这一过程中,占有者变成了对所有权狂热要求的无助的牺牲品。
聪明的占有者终于认识到占有时的那一阵激动是有缺陷的,是令人疲倦的,而且是不快乐的,他可能希望转身去某所伊甸园,那里既没有所有权,也没有失落的威胁。他还不知道他吃苹果的时候有一个观众就在现场;正是由于发现外界的关注无所不在,他和他的爱人才决定将他们自己掩蔽起来,那关注是一股控制性的力量,逐渐将他的所爱变成一件东西,一件道具。
为了回到伊甸园,他必须将这些关注置之不理,不管这关注是来自门外,还是来自伊甸园上方;不是要脱光她,而是必须脱光他自己。当他这么做的时候,他也就解除了所有能够使他疲软无力而且使他受到强制的力量。最后,他赤裸着身体等候她。幕落下来;在门外谛听的我们被排斥在随这首诗而来的一片寂静中。
但是,要成功地回到伊甸园,他必须从这个世界开始。他从吵吵嚷嚷地要求我们关注开始;他利用这个女人时是冷酷无情的。“来吧,夫人,来”:让我们开始干起来。“我的力不许我歇”:只有解除这个纠缠不休的性欲累赘,我才睡得着觉。他处于“辛苦分娩”之中,他被迫去完成这个辛苦的任务,以排除身体中的累赘,在将来的某一天,他的妻子也会要排除类似的身体累赘,——在真正的分娩中。他转嫁了他体内的这些强制力,以此来强迫她。而我们知道,所有这些据说是要将他的读者的注意力立即转到这样一个关于男性支配欲和男性力量的演示上来。
但令人奇怪的是,他这种富有进攻性的力的声音却在反复再三地诉说着它的所作所为都是被强迫的。他也很清楚地觉察到那匹驱动了他的兽性的野兽。如果没有这样的性爱强迫性的程式化表演,如果不诉诸读者心中蕴藏的同一种力量,这首诗的直接力量就会失去很多(不妨停留片刻时间,想像一下他在叫他妻子打扫房间而不是叫她宽衣)。“直到我像辛苦分娩后躺下”:他的强迫与性侵犯总脱不了干系,这个盛气凌人的声音看来就是试图要把那股作用于他自己的压迫性力量转嫁到他的女人身上。
在《陌上桑》这首最为难得、最是可爱的牧女之歌中,有一个答案。
日出东南隅,
照我秦氏楼。
秦氏有好女,
自名为罗敷。
罗敷善蚕桑,
采桑城南隅。
青丝为笼系,
桂枝为笼钩。
头上倭堕髻,
耳中朗月珠。
缃绮为下裙,
紫绮为上襦。
行者见罗敷,
下担捋髭须。
少年见罗敷,
脱帽著峭头。
耕者忘其犁,
锄者忘其锄。
来归相怨怒,
但坐观罗敷。
使君从南来,
五马立踟蹰。
使君遣吏往,
问是谁家姝?
“秦氏有好女,
自名为罗敷。”
“罗敷年几何?”
“二十尚不足,
十五颇有余。”
使君谢罗敷,
“宁可共载不?”
罗敷前置辞:
“使君一何愚!
使君自有妇,
罗敷自有夫。
东方千余骑,
夫婿居上头。
何用识夫婿?
白马从骊驹。
青丝系马尾,
黄金络马头。
腰中鹿卢剑,
可直千万余。
十五府小史,
二十朝大夫,
三十侍中郎,
四十专城居。
为人洁白皙,
鬑鬑颇有须。
盈盈公府步,
冉冉府中趋。
坐中千余人,
皆言夫婿殊。”
这首诗在这个上勾引并遭到拒绝的简单游戏之外,开辟了新的疆土。首先增加的是一个为听众准备的围廊,是欲望的最初置换,将人导向艺术所产生的高雅距离:我们听众被置于一般平民百姓当中,既能够注视这个女人,内心充满着渴望,同时又可以嘲笑我们身边那些人所表现出来的欲望。我们已经学会了,也许很不情愿地,满足于站在原地痴痴地注视着。这根本不是简单的心如止水:罗敷的美打乱了社会秩帛看到她路过,干活的人都停下了手里的活;男人们看到她,就想起自己家里的女人不如罗敷那么美丽可爱,于是两口子开始吵架,每个女人对男人的这种欲望都愤恨不已。这种欲望和社会秩序的打乱像传染病一样流播开来,它既是真实的,又是喜剧性的;在内心的喜爱与其不可能性之间存在着一个紧张的空间,人们禁不住在此低声笑起来。这空间是我们所拥有的;它是不可跨越的。每个人都可以痴痴地看着,但没有人上前勾引。在由集体爱慕的距离所构成的框架里,这个女人被巧妙地保护起来了。
这时来了一个使君,一个陌路人,一个途经此地的“荡子”,一个有权有势的男人。他越过这个界限。他的勾引照例被断然拒绝,而我们为此感到欣喜。不过,在这种情况下,从这个女人无法打动而又诱人的表面背后发出来的声音,不是以前那个保持清明理智和维护阶级标准的女子的声音。罗敷用言词、用她自己的反幻象压倒了使君,她在言词中描绘了一个权力更大、更为可爱的爱人,让使君相形见绌。她是否真的有这样一个丈夫是无关紧要的:他存在于她的言词中。她以一种欲望的诗歌来与另一种欲望的诗歌抗衡。
但是,对这个诗人来说,这些言词不仅仅是求爱仪式中的格式化表记;它们还是未加工的坯料,就像一块大理石料,还有待于根据人的意愿削刻成形。对他来说,这些言词不算致词,他无法听悉对方必须如何所闻这些言词。他只是那个与原材料打交道的神圣的艺术家,他掂量些言词的属性,而对艺术作品在人类世界中的运作却没有丝毫感知。在盛怒之中,她把这首十四行诗撕成碎片。但是他已经留了一份副本。他打算继续在字卙句酌上下工夫。
……

《迷楼》媒体关注与评论[E]

本书论述中西诗歌中的爱欲问题,文笔优美,极富新创。而且,在论述中,它所采用的完全是诗的形式,因而没有陷入在近来流行的批评理论中常见的那些与诗歌龃龉不合的研究套路。通过对一系列传统主题、比喻以及修辞立场的分析,宇文所安提出了一套跨越时(古——今)、空(东方——西方)的独特的阐释套路,根本没有运用诸如原型批评领域的什么观念体系,却自有某种形而上的基础。他的论述方式经过精心安排,既可处理汉语诗歌,同时亦可应用于法语、意大利语、希腊语、拉丁语、普罗旺斯语、西班牙语以及英语的诗歌文本,而且贴切无间。阅读本书,不仅获益匪浅,而且令人愉快。
——约翰·荷兰德,耶鲁大学


  • 暂无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