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史》
《中国教育史》
出版时间:2009
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孙培青,杜成宪
页数:515
字数:812000
《中国教育史》内容概要[E]
本书坚持以历史唯物主义作为编写教材的指导思想,按各个社会形态的发展阶段分章,把各时代各阶级的教育制度、教育思想都放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历史条件下进行考察,揭示其内在联系。对教育制度的研究,主要以人才的培养为中心,论述其方针政策、管理措施、教育内容和方法,以及经验与教训;对教育思想的研究予以重视,通过对主要代表人物的分析介绍,来反映各历史时期教育思想的发展,以总结教育理论思维的经验。运用辩证方法对教育历史作实事求是的评价,区分精华与糟粕,以便古为今用,提供历史借鉴。
《中国教育史》作者简介[E]
孙培青,华东师范大学教授。1958年于华东师范大学研究生毕业,留校任教至今,曾任教育系主任,现为国家重点学科点中国教育史学科博士生导师、教授。从事中国教育史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中国教育制度史。主编的论著有《中国教育史》、《中国教育思想史》、《中国教育管理史》等;参编《中国古代教育文选》、《中外教育比较史纲》(第一卷)等。其主编的高等学校文科教材《中国教育史》获国家教委优秀教育一等奖。
《中国教育史》书籍目录[E]
第一章 原始时期的教育
第一节 中国教育的起源
一、中国大地最早的人类
二、教育的起源
第二节 氏族公社时期的教育
一、生产劳动的教育
二、生活习俗的教育
三、原始宗教的教育
四、原始艺术的教育
五、体格和军事训练
第三节 氏族公社末期学校的萌芽
一、部落显贵世袭引起教育的变化
二、文字的产生提出新的教育需要
三、学校萌芽的传说
第二章 夏、商、西周与春秋时期的教育
第三章 战国时期的教育
第四章 秦汉时期的教育
第五章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教育
第六章 隋唐时期的教育
第七章 宋辽金元时期的教育
第八章 明朝的教育
第九章 清朝至鸦片战争前的教育
第十章 中国教育的近代转折
第十一章 维新运动到清末新政时期的教育
第十二章 民国成立初期的教育
第十三章 新文化运动时期和20世纪20年代的教育
第十四章 国民政府时期的教育
第十五章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根据地教育
参考书目
《中国教育史》章节摘录[E]
版权页: 插图: 一、夏代的教育 据历史传说,夏部落的首领禹在他执政时期,为废除推选的“禅让”制而实行传子的“世袭”制铺平了道路。他的儿子夏启取得政权,正式揭开奴隶社会的帷幕,开始建立军队,修筑城池,对外掠夺,对内镇压平民和奴隶,从此形成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直接统治的是以伊洛为中心的黄河两岸地区,夏政权所及的范围则包括参与联盟的各部落,大约北起长城以南地区,南至长江中下游,东到沿海地带,西到陕西中部渭河中下游地区,纵横千余公里,是当时世界疆域最大的国家。 在奴隶社会的井田制条件下,农业发展到人工灌溉的百谷种植,手工业也发展到能制造有多种纹饰的陶器和青铜器,这些都表明生产已达到一定的水平。在这种经济基础上,建立了国家军队和以国王为核心的国家行政管理机构,以此来维护奴隶主的统治。 由于经济上扩大交流范围和政治上实施政令的需要,使文字有了新的发展。山东发掘出夏代的历史文物,在莒县陵阳河出土的四件灰陶缸各刻有一个图像文字,有两个为工具象形字,有两个刻着。据文字学家的分析,这两个字是有联系的,上部。像日形,中间像云气形,下部像有五峰的山形,意思是山上的云气,承托着初出山的太阳,为早晨旦明的景象,可能就是原始的“旦”字,是会意字。这表明当时已有了由三个偏旁构成的复体字。由此可见,夏代的文字已有相当的发展。 夏代已进入有文字记载的文明时代。先秦典籍《左传》、《国语》等书就引用了《夏书》的材料,如《左传·昭公十七年》记载:“故《夏书》日:辰不集于房,瞽奏鼓,啬夫驰,庶人走。”这是最早一次日食记录,也说明已有夏代之书。《礼记·礼运》说孔丘曾到杞作历史调查,获得《夏时》,说明春秋末期还能见到《夏时》这本夏代有关天文历法的书籍,这再次证明夏代已有文字记载。文字是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可以记录人类的思想活动,积累知识经验;可以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把知识传授给下一代。文字是教育的重要手段,促使教育发生质的变化。掌握文字是贵族中的文化人,借助文字接受教育的只是少数贵族的子弟。 教育工作是国家的重要事务,由国家机构中六卿政务官之一的司徒主管教化。 关于夏代学校的设置,古籍中有些记载。《礼记·明堂位》:“序,夏后氏之序也。”《王制》:“夏后氏养国老于东序,养庶老于西序。”《古今图书集成·学校部》:“夏后氏设东序为大学,西序为小学。”这些古籍都提到夏代有“序”这种学校。它的性质,古人已加以探索。《孟子·滕文公上》:“序者,射也。”
《中国教育史》编辑推荐[E]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教育类专业基础课系列教材:中国教育史(第3版)》运用辩证方法对教育历史作实事求是的评价,区分精华与糟粕,以便古为今用,提供历史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