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音技术》
《拾音技术》
出版时间:2003-1
出版社: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作者:俞锫
页数:120
《拾音技术》内容概要[E]
本书主要介绍了各种方式的拾音技术。本书针对不同形式的节目录音,重点从人耳的听觉特性和乐器声学出发,分别介绍了各种立体声拾音方式的基本原理和单件乐器的拾音技术,并且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对实际录音工作中经常出现的问题予以讨论和分析。全书共分四章:
第一章 立体声原理:主要分析了耳对声源定位的基本因素以及人耳在两场声器间的定位原理,同时介绍了一些基本的,与人耳声源定位有关的听觉特性和立体声系统的基本原理。
第二章 立体声拾音技术:从人耳对声源定位机理的角度,介绍了一些目前经常采用的立体拾音方式,并从实际工作的需要对重要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另外,对目前正在探索的环绕声拾音技术给出了一些应用实际。
第三章 拾音技术基础:介绍了基本的录音方法和拾时方法,并对传声器使用中应注意的问题作了简单的分析。
第四章 单件乐器和乐器组拾音技术;主要介绍了流行音乐录制中经常采用的拾音技术,重点在于根据音乐作品的风格一、来确定拾音方案。
本书是《录音技术与艺术丛书》中一部,可作为大专院校录音专业以及相关专业的教材,同时也可以作为从事音乐录音工作的录音师和音响导演参考用书。
《拾音技术》作者简介[E]
俞锫,工程师,1974年生人。1993年考入北京广播学院录音工程专业,1997年毕业留校任教至今。
留校以后一直从事《现场拾音》、《扩声》、《演播室录音》等课程的本科、高职层次的教学及实验室工作。毕业以后注重专业理论水平的不断提高,参与多本专业教材的编写以及科研究工作,发表了论文《双声道立体声拾音技术研究》,并参与了大量广播、电视节目的录制工作,积累了一定的实践经验。
《拾音技术》书籍目录[E]
第一章 立体声原理 第一节 人耳的构造与功能 第二节 人耳的听觉系统 第三节 人耳对所源的定位 第四节 立体声系统第二章 立体声拾音技术 第一节 立体声拾音技术概述 第二节 声级差定位的立体声拾音技术 第三节 时间差定位的立体声拾音技术 第四节 时间差和声级差定位的立体声拾音术 第五节 采用PZM传声器的立体声的拾音技术 第六节 信真头拾音技术 第七节 环绕声拾音技术第三章 拾音技术基础 第一节 基本录音方法 第二节 基本拾音方法 第三节 传声器的使用技术第四章 单件乐器和乐器组成音技术 第一节 鼓乐器的拾音技术 第二节 低音扣琴和电贝司的拾音技术 第三节 歌声的拾音技术 第四节 钢琴和电钢琴的拾音技术 第五节 声学吉他与电吉他的拾音技术 第六节 木管乐器的拾音技术 第七节 铜管乐器的拾音技术 第八节 拉弦乐器的拾音技术参考文献
《拾音技术》章节摘录[E]
版权页:插图:无论是低音提琴还是电贝司都是乐队中的主要低音乐器,担任着乐队中的低音声部,是音乐旋律与和声的基础。标准低音提琴的频率范围为30Hz~10kHz,主要的能量集中在500Hz以下。虽然低音提琴最低的E弦的频率大约在40Hz左右,但是大多数低音提琴在拨奏时可以辐射出更低的频率成分,使其低频下限延伸到30Hz左右。而且,这种瞬态可以使低音提琴或电贝司具有一定的冲击感,因此在录制时不能轻易对其极低的频率进行深度的衰减。低音提琴或电贝司演奏时,拉奏或拨奏所发出的高频谐波的能量很弱,但可以使其在摇滚乐队或管弦乐队中显得更突出。综合以上因素可以看出,贝司是一种较难录制的乐器,而且不同类型的贝司还会有各自不同的问题。正如鼓乐器那样,贝司在不同的音乐形式中所发挥的作用也是不一样的,并且很多风格的音乐节目中,贝司和鼓都是比较突出的,所以使贝司的声音能够适合音乐作品的需要是非常重要的。当需要贝司配合和加强低音大鼓的节奏,用连续的低音铺垫来支撑乐曲的旋律与和声时,贝司的声音应当丰满,有较长的稳态过程。当相对于低音大鼓和军鼓,贝司更多以乐曲节奏的角色出现时,则要求贝司每次的拨弦声应当有一定的冲击感和力度,而且贝司的能量相对集中,保证乐曲有清晰的节奏。对于不同的音乐作品可能还会要求贝司声音有稳定的输出电平和迅速的包络衰减,或者相反,需要贝司声音有很高的动态以及持续的低音。
《拾音技术》编辑推荐[E]
《拾音技术》:录音技术与艺术系列丛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