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公路典型地质灾害评价与防治技术研究》
《河北省公路典型地质灾害评价与防治技术研究》
出版时间:2007-11-01
出版社:地质
作者:王普清
《河北省公路典型地质灾害评价与防治技术研究》内容概要[E]
以河北省山区公路沿线发生或潜在的地质灾害为研究对象,通过采取地球物理探测等不同的地质灾害勘查方法与技术,深入分析了公路地质灾害的类型特点、分布特征及发育规律,详细研究了滑塌一坍塌式、倾倒一坠落式、拉裂一坠落式以及土崩四种类型的公路崩塌地质灾害的破坏模式及产生原因;通过建立灾害体的评价指标体系,应用黄金分割理论对典型地质灾害点的危险性进行了评判,应用模糊评判理论对典型公路路段进行了危险性分区。在此基础上,根据灾害体的破坏模式及危险性,提出了不同类型地质灾害体的防治技术和措施,并在一定范围内得到推广应用。同时,以M印GIS为平台,初步建立了典型路段地质灾害管理信息系统,提出了公路地质灾害防治管理体系建设方案。为河北省山区公路管理与地质灾害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为其他类似灾害体的防治提供了具体方案和技术参数。
《河北省公路典型地质灾害评价与防治技术研究》书籍目录[E]
前言第一章河北省公路自然地理与地质环境(1)第一节气象水文(1)一、气候(1)二、水文(2)第二节地形地貌(3)第三节土壤植被(4)第四节地层岩性(5)一、地层岩性及其分布(5)二、岩浆活动与火成岩(7)第五节地质构造(7)一、大地构造分区(7)二、主要的深大断裂构造(7)三、新地质构造运动(8)四、地震(9)第六节水文地质条件(9)一、地下水含水介质及其分布(10)二、地下水水量及水质特征(10)三、地下水补、径、排条件(10)四、地下水的动态特征(11)第七节岩土体工程地质类型(11)一、岩体结构类型及工程地质岩组(11)二、土体结构类型及工程地质岩组(12)第八节人类工程活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13)一、公路建设引起的地质灾害(13)二、矿产资源开发诱发的地质灾害(14)三、人类农牧业经济活动对环境影响(14)第二章河北省公路地质灾害类型及发育特征(15)第一节公路地质灾害的类型及其危害(15)一、公路地质灾害的类型及分布(15)二、公路地质灾害的危害(16)第二节公路地质灾害发育特征及分布规律(18)一、崩塌(18)二、滑坡(24)三、泥石流(30)四、地面塌陷(34)第三节公路地质灾害的特点及发育规律(39)一、公路沿线地质灾害特点(39)二、公路地质灾害的发育规律(39)第三章公路地质灾害勘查技术方法研究一(42)第一节公路地质灾害勘查技术方法概述(42)一、地质灾害勘查的目的和任务(42)二、公路地质灾害勘查的主要方法(42)三、地球物理勘探技术方法的特点及作用(43)第二节公路采空区地球物理勘查(44)一、青兰高速公路采空区瞬变电磁法勘查(44)二、省道天走线采空区地质雷达勘查(49)三、公路采空区地震勘查(53)第三节公路路基断裂构造地球物理勘查(56)一、青兰高速公路隧道地震勘查(56)二、公路断裂构造高密度电法勘查(60)三、承德东外环高速公路隧道区构造勘察(61)第四节公路岩溶塌陷的地球物理勘查(65)一、工程概况(65)二、探测岩溶塌陷的技术方法(65)三、探测岩溶塌陷的地质解释技术(66)四、浅层地震勘测岩溶塌陷的波场特征识别及地质解释依据(66)第五节公路路基地裂缝地球物理勘查(68)第六节公路煤田陷落柱地质雷达勘查(70)第七节公路路基土洞地球物理勘查(71)第四章公路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及综合评估(73)第一节公路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73)一、崩塌灾害危险性分析(73)二、滑坡灾害危险性分析(83)三、公路塌陷区场地稳定性分析(87)第二节典型路段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评估(89)一、公路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评估指标体系(89)二、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评估原则(94)三、模糊综合评判方法的基本理论(95)四、评价单元的划分及计算(100)五、$202(k68+300一k154+000)井陉一赞皇段评价结果(101)六、$202(k68+300一k154+000)段地质灾害危险性分区评价(102)七、地质灾害信息管理系统的建立(105)第五章公路地质灾害处治措施及技术手段(107)第一节公路地质灾害防治方法及特点(107)一、公路沿线地质灾害防治措施(107)二、河北省公路地质灾害防治措施中的缺陷及建议(115)第二节典型路段地质灾害防治(116)一、崩塌、滑坡灾害的治理措施(116)二、泥石流灾害的治理措施(134)三、公路塌陷的治理措施(137)第六章河北省公路地质灾害防治管理体系建设方案(140)第一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现状(140)一、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取得的成就(140)二、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141)第二节公路地质灾害防治管理体系建设方案(142)一、建立行之有效的制度保障体系(142)二、地质灾害数据库模块(145)三、地质灾害监测网络模块(146)四、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模块(147)五、地质灾害预报预警模块(148)六、地质灾害应急处理模块(149)七、各模块网络系统运营体系(150)第七章结语( 151)一、主要成果(151)二、存在问题及建议(152)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