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L1

《生活在别处》电子版-2004-5_上海译文出版社_[捷克] 米兰·昆德拉

《生活在别处》《生活在别处》电子版-2004-5_上海译文出版社_[捷克] 米兰·昆德拉

《生活在别处》

出版时间:2004-5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作者:[捷克] 米兰·昆德拉
页数:427
字数:243000
译者:袁筱一


《生活在别处》内容概要[E]

《生活在别处》是一个年轻艺术家的肖像画。昆德拉以其独到的笔触塑造出雅罗米尔这样一个形象,描绘了这个年轻诗人充满激情而又短暂的一生,具有“发展小说”的许多特点。就其题材而言,表现一个艺术家(或知识分子)是本世纪文学的一个重要领域,因为展示我们这个复杂的时代也只有复杂的人物才能承担。在这部作品中,作者对诗人创作过程的分析是微妙而精细的。创作过程当然不仅指下笔写作的过程,而且更广义地指一个诗人的全部成长过程。用作者自己的话说,这部小说是“对我所称之为抒情态度的一个分析。”正是在这样的创作意图下,这部书最初曾被题名为《抒情时代》。作者所要表现和所要探究的是,人的心灵所具有的激情,它的产生和它的结果。因而这本书又是一本现代心理小说,表现了一个诗人的艺术感觉的成长。书中每一章节的名称都展示了诗人生命历程的一个阶段。他的童年、少年和青年时代,他怎样读书,怎样恋爱,以及怎样做梦等等。关于时代的全貌和他人的活动都迟到了远处,一切观察的焦点都集中在主人公身上,并且与他的内心活动有关。有如激情的涧水,在时间的乱山碎石中流过,两岸的景致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溪流将流向沃野还是沙漠。换句话说,作者在这里所关心的是诗人心理和精神上的发育。为了潜入到人物意识中最隐秘的角落,作者采用了一种我们可以称之为客观意识流的叙述方式:时间与空间交织(不同时期不同地点所发生的事常常出现在同一段叙述中),现实与梦幻交织(第二章 《泽维尔》完全是一个梦套一个梦),情节的跳宏,思考的猝然与不连贯,故意模糊主语的陈述,这些都使此书更接近于诗歌而不是小说。假如我们把书中这些抒情性的因素去掉,这部作品的内容就剩不下什么了。这种形式使我们更能切近诗人的内心活动,感触到诗人的激情是怎样产生和燃烧的。

《生活在别处》作者简介[E]

米兰·昆德拉,捷克小说家,生于捷克布尔诺市。父亲为钢琴家、音乐艺术学院的教授。生长于一个小国在他看来实在是一种优势,因为身处小国,“要么做一个可怜的、眼光狭窄的人”,要么成为一个广闻博识的“世界性的人”。童年时代,他便学过作曲,受过良好的音乐熏陶和教育。少年时代,开始广泛阅读世界文艺名著。青年时代,写过诗和剧本,画过画,搞过音乐并从事过电影教学。总之,用他自己的话说, “我曾在艺术领域里四处摸索,试图找到我的方向。”50年代初,他作为诗人登上文坛,出版过《人,一座广阔的花园》(1953)、《独白》(1957)以及《最后一个五月》等诗集。但诗歌创作显然不是他的长远追求。最后,当他在30岁左右写出第一个短篇小说后,他确信找到了自己的方向,从此走上了小说创作之路。 1967年,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玩笑》在捷克出版,获得巨大成功,连出三版,印数惊人,每次都在几天内售馨。作者在捷克当代文坛上的重要地位从此确定。但好景不长。1968年,苏联入侵捷克后,《玩笑》被列为禁书。昆德拉失去了在电影学院的职务。他的文学创作难以进行。在此情形下,他携妻子于1975年离开捷克,来到法国。 移居法国后,他很快便成为法国读者最喜爱的外国作家之一。他的绝大多数作品,如《笑忘录》(1978)、《不能承受的存在之轻》(1984)、《不朽》(1990)等等都是首先在法国走红,然后才引起世界文坛的瞩目。他曾多次获得国际文学奖,并多次被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的候选人。 除小说外,昆德拉还出版过三本论述小说艺术的文集,其中《小说的艺术》(1936)以及《被叛卖的遗嘱》(1993)在世界各地流传甚广。 昆德拉善于以反讽手法,用幽默的语调描绘人类境况。他的作品表面轻松,实质沉重;表面随意,实质精致;表面通俗,实质深邃而又机智,充满了人生智慧。正因如此,在世界许多国家,一次又一次地掀起了“昆德拉热”。 昆德拉原先一直用捷克语进行创作。但近年来,他开始尝试用法语写作,已出版了《缓慢》(1995)和《身份》(1997)两部小说。

《生活在别处》书籍目录[E]

第一部 诗人诞生第二部 克萨维尔第三部 诗人自读第四部 诗人在奔跑第五部 诗人嫉妒了第六部 四十来岁的男人第七部 诗人死去撒旦的视角

《生活在别处》章节摘录[E]

1
诗人究竟是在哪里被怀上的呢?每次诗人的母亲想到这个问题,她觉得只有三种可能性值得考虑:某个夜晚在广场的长凳上;或是某个下午在诗人父亲朋友的房子里,再不就是某个早晨在布拉格市郊一个罗曼蒂克的角落里。
诗人的父亲想到同样的问题时,他最终得出的结论是在朋友的房子里怀上了诗人,因为那天一切都是乱七八糟的。诗人的母亲不愿意去他朋友的房子,他们为此争论了两次又两度和好,他们做爱的时候,邻居的房门发出吱呀的怪叫,诗人的母亲害怕得要命,他们不得不中止做爱,然后两人又重新开始,在一种仓皇失措中结束,诗人的父亲觉得正是在这种仓皇失措中不慎怀上了诗人。
可是诗人的母亲正相反,她一秒钟都不能忍受在这个借来的房子里怀上诗人的念头(房子展现出一个单身汉的凌乱,诗人的母亲看见那皱巴巴的床单和床单上揉作一团的睡衣就不由自主地感到厌恶),她也否决了广场长凳的可能性,她很不情愿地接受在那样一种地方做爱,一点兴致也没有,因为她觉得只有妓女才会在广场的长凳上做爱,一想到这个她就倒胃口。因此她肯定地认为只有可能是在那个阳光灿烂的夏日早晨,在那个布拉格人喜欢星期天去散步的小山谷里,在一块悲怆地矗立在岩石堆当中的巨岩下,她怀上了诗人。
从很多理由来看,这个背景显然更适合作为诗人的诞生地:接近正午的阳光照耀着,这是背景之一,不是黑暗而是光明,是白天,而不是黑夜;再说这是~个开放的自然场所,因此是一个为飞翔和翅膀所准备的地方;最后,尽管离城市近郊的楼房不远,这儿仍然算得上是一处罗曼蒂克的景致,原始碎裂的土地上遍布突兀的岩石。对于母亲来说,这一切构成了~幅具有很强表现力的景象,完全表达了她当时的体验。她对诗人父亲的伟大爱情不正是对她父母那种平庸而规律的生活的浪漫反抗吗?她这样一个富商的女儿却选择了一个一文不名的工程师,她所证明的勇气与这未经开垦的风景之间不正是有着某种神秘的相似之处吗?
诗人的母亲当时沉浸在伟大爱情之中,尽管就在岩石下度过的那个早晨之后没几个星期,她就品尝到了失望。的确,这一天,她兴高采烈激动不已地向她的情人宣布,每个月定时来骚扰她的月经这次已经过了好几天,而工程师竟然带着一种令人反感的冷漠(但是他的态度也许是装出来的,只是为了掩饰他的尴尬)回答她说,这只是一种毫无意义的生理周期失调,过不了多久就会正常的。诗人母亲受到了伤害,觉得她的情人不愿与她共享这份希望与喜悦,就没再多说什么,直至医生宣布她怀孕的那一天。诗人的父亲说他认识一个妇产科医生,可以谨慎地帮他们摆脱烦恼,诗人的母亲听了不禁放声大哭。
反抗的感人结果!她先是以年轻工程师的名义反抗她的父母,然后她却跑到父母那里,请求他们在这件事上帮助她。她的父母果然没有让她失望:他们找到了诗人的父亲,和他坦诚相见,工程师很快就弄明白自己无法逃避,于是同意立刻举行婚礼,并且毫无异议地接受了一笔丰厚的陪嫁,足以让他开一家自己的建筑公司;接着他就带着自己那一点可怜的财产——统共只有两个手提箱——搬进了新娘打出生就和自己父母一直住着的那幢别墅里。
虽然工程师那么快就投降了,可是诗人的母亲却无法不意识到,她不无轻率、全心投入的这场自认为高贵的目险,并不是她认为自己有权期待的伟大爱情。她的父亲掌管着布拉格两家运转良好的药店,因此他的女儿也颇有收支平衡的意识;既然她在爱情中投入了她的全部(她不是准备背叛自己的父母和安宁的家庭吗?),她就要求她的伴侣在他们共同的账户里投入同等的感情。为了修正这份不公正,她要从这账户里取出她曾经存入的爱情,因此在婚后,她总是甩给她丈夫一张高傲而严厉的脸。
诗人母亲的姐姐不久前才离开家里的这幢别墅(她刚结婚,在布拉格市中心租了套房子),因此老两口仍然留在楼下的房间里,而工程师和他们的女儿则搬到楼上两大一小的三间房里,布置得完全和二十年前新娘父亲修筑这幢别墅时一样。年轻的工程师继承了别墅,内部装修家具一应俱全,这对他而言倒是正好,因为除了那两只手提箱里的内容,严格地说来他的确一无所有。他也曾经提到过为房间布置做一些细微的修改,这样可以使房间看起来与以往有些不同。但是诗人的母亲坚决不能接受一个企图把她送到妇产科医生手术刀下的男人竟敢打乱体现父母精神的原有内在秩序,这里面有二十年温馨的习惯,彼此间的亲昵和二十年的安全感啊。
年轻的工程师又一次毫不反抗地投降了,他只表示了一点小小的异议,我们很有必要在此着重指出:小夫妻俩的卧室里有一张灰色大理石面的小圆桌,上面放置着一尊男人的裸像;男人左手持琴,竖琴抵着他丰满的臀部,右臂则悲凄地弯着,仿佛一秒钟前手指才拨弄过琴弦,他的眼睛仰望着天空的方向。我们必须补充说明的是这个男人有一张异常英俊的脸,卷曲的头发,再加上用来雕刻塑像的石膏的苍白,给这尊小小的雕像平添了一份女性般的温柔,或者说是处女般的圣洁。我们用圣洁这样的字眼也并非出于偶然,因为根据雕像底座的铭文来看,这个持琴的男人是希腊神祗阿波罗。
但是诗人的母亲很少有看到雕像却不感到愤怒的时候。大部分时间,雕像都被掉转了方向,后背冲着人,要么它被当成工程师的帽架来用,要么就是他那细美的头颅上被套上工程师的鞋子,更有甚者他竟然会被套上工程师的臭袜子,由于袜子散发出阵阵臭 味,这便象征着对缪斯的可恶的亵渎。
如果说诗人的母亲还是耐下心来接受这一切,这并不是因为她那一点点可怜的幽默意识,其实她早就猜到了这事的明确含义,她的丈夫是要通过玩笑表明他沉默下的抗议:他拒绝她的世界,他屈服于她的世界也只是暂时的。
于是这个雪花石膏的玩意儿成了一个真正的古代神祗,也就是说一个超自然的生灵进入了人类的世界,他使人类的命运变得混乱,然后密谋揭穿人类的秘密。年轻的新娘把他视作自己的同盟,他那沉思着的略带女性温柔的神态使他变得尤为生动,有的时候,他的眼睛会呈现出一种梦幻般的彩虹色,嘴唇也仿佛在呼吸。
年轻的新娘爱上了这尊小小的裸像,他可是因为她并且为了她遭受凌辱的呀。她欣赏着他英俊的脸庞,开始期望肚子里的孩子能长得像这个丈夫的英俊敌人。她是那么期望,以至于开始想象孩子并不是她和丈夫的,而是和这个年轻男子的杰作。她祈求这个英俊的神祗能够通过魔力改变胚胎的线条,进行彻底的改造,使之变得俊美,就像以前伟大的提香在被学徒弄坏的画布上作画一样。
她于是本能地找到了圣母马利亚这个没有人类生殖器官的母亲典范,这就意味着一种没有父亲参与的母爱。她强烈地希望为自己的孩子起名为阿波罗,因为这个名字代表他没有人类的父亲。但是她也明白如果孩子有这么一个夸张的名字,这一生都会颇为曲折,而且会和母亲一样,成为众人的嘲笑对象。于是她开始在捷克语中寻找一个与希腊年轻的神祗相当的名字,她想到了雅罗米尔(意为喜爱春天的人或被春天眷顾的人),而这个名字被全票通过。
再说她被送进医院的时候正值春天,丁香开着花;经过几个小时的阵痛后,她的亲骨肉——幼小的诗人滑落在人世间脏兮兮的被单上。
2
接着诗人被安放在母亲床头的小摇篮里,她倾听着他悦耳的啼哭,疼痛的身体充盈着骄傲。我们可不要嫉妒这份身体的满足;一直到那时为止,它还鲜有这样的感觉,尽管它还算不错:是的,当然,臀部似乎不够生动,腿也好像有点短,但是这身体上有着无与伦比的胸部,相当有弹性,并且在柔顺的头发下(她的头发实在太纤细,发型师都很难打理),有一张也许不够迷人但是颇为端庄的脸庞。
与其说迷人,不如说大多数时候诗人的母亲可能更觉得自己相貌平平。也许是因为从童年时代起她就生活在她那位姐姐身边,姐姐的舞跳得很好,总是穿着布拉格最好的裁缝做的衣服,拎着网球拍,轻易地进入了时髦男人的圈子,完全不理睬自己的家庭。姐姐炫目的成功使得她只好——有点赌气似的——尽量朝端庄的方向发展,出于反抗,她学会了喜爱音乐和书籍里那份感伤的严肃。
当然,在认识工程师之前,她和另一个男孩子约会过,那是一个学医的大学生,是她父母朋友儿子,但是他们的关系并没有给她的身体带来自信。在他第一次与她共享肉体之爱——那是在乡间的一所房子里——的第二天,她就和他中断了关系,因为她不无忧伤却相当肯定地发现,不论是她的情感还是肉体都没有体验到伟大爱情的存在。由于她刚通过高中阶段的考试,她决定要在工作中找寻自己人生的意义并且在大学文学系注了册(尽管她父亲不太同意,因为父亲是个讲求实际的人)。
在大马路上遇到年轻蛮横的工程师以前,失望的身体已经在大学的阶梯教室的宽凳上度过了四五个月的时光,他唤起了这身体,约会三次以后就得到了它。正是因为这一次身体得到了极大的满足(大大出乎她的意料),她的心灵很快忘却了关于事业的野心(正如所有理智的心灵都应该做的那样),急切地想与身体得到一致:她心甘情愿地与年轻的工程师保持思想统一,默许他那令人愉快的无忧无虑和他令人着迷的不负责任。尽管知道这一切优点与她的家庭格格不入,她还是愿意同它们保持一致,因为自他们往来开始,她那可悲的低微的身体终于不再怀疑自己,并且令她惊异地享受起这份愉悦来。
她最终得到了幸福吗?不完全:她一直在怀疑与自信问游移不决;每次她在镜子前脱去衣服,她都是在用工程师的眼睛审视自己的身体,有时她会觉得很激动,有时又会觉得着实乏味。她将自己的身体置于他人的眼睛之下——而这正是她极不确定的地方。虽然她在希望与怀疑之间徘徊着,但是她最终还是摆脱了早先的听天由命;姐姐的网球拍不再能使她气馁;她的身体终于作为正常的身体而活着,而且她终于明白这样生活是多么美好。她但愿这新生活不是虚假的承诺,但愿它是持久的真实;她期待着工程师让她摆脱大学的板凳和家里的那幢大房子,希望工程师将爱情冒险变为生活的冒险。这就是她为什么满怀激情地迎接怀孕这个事实:她在其中看到了自己、工程师和他们的孩子,她觉得这个美好的三人小组一直升到漫天星斗之间,充盈着整个宇宙。
我们在前一章已解释过,诗人妈妈很快就明白这个追求爱情冒险的男人惧怕生活的冒险,他可不愿和她一道变成双面雕像升至漫天星斗之间。但是我们也知道这一次她的自信没有在情人的冷漠中土崩瓦解。的确,有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改变了她。妈妈的身体,就在不久以前还是为情人的眼睛而存在的身体刚刚进入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它不再是为别人的眼睛而存在的身体,它成了为至今尚未有眼睛的某个人而存在的身体。身体的外表已经不再那么重要;它通过内在的一层羊膜接触着另一个身体,而那层膜至今还没有任何人看到过。外面世界的眼睛因此只能抓住完全非本质的表面,甚至工程师的意见对她而言也算不上什么了,因为对她身体的伟大命运产生不了任何影响;身体终于彻底独立和自治;这个越来越大越来越丑的肚皮对于身体来说却是一个存储越来越多骄傲的蓄水池。
分娩后,妈妈的身体进入一个新的时期。当她第一次感受到儿子的嘴唇摸索着吮住她的奶头时,她的胸中不禁一阵轻颤,这轻颤很快辐射了她的全身,宛若情人的爱抚,但是更甚于情人的爱抚:有一种巨大的安宁的幸福;一种幸福的焦灼。她以前从来没有体验过这种感觉,情人吻她的乳房时,仿佛是平息她所有犹豫和怀疑的一瞬,可如今她知道吮吸着她奶头的这张小嘴对她的迷恋永远不会结束,她可以对此确信无疑。
还有:情人爱抚她赤裸的身体时,她总是有一种羞怯的感觉;两个人彼此靠近总需要超越某种相异性,而拥抱的一瞬之所以醉人就因为它只能是一瞬的时间。羞怯的感觉从来不曾减缓,它使爱变得更加令人激动,但是同时它又在看着身体,惟恐身体整个儿投入进去。而这次,羞怯感消失了;完全被废除了。两个身体彼此完全开放,毫无隐瞒。
她从来不曾对另一个身体如此毫无保留地投入过,也从来不曾有这样的时刻,另一个身体如此这般地对她毫无保留。情人当然享受过她的腹部带来的愉悦,可是他从不曾住在那里;他当然能抚摸她的乳房,可是从来不曾吮吸它。啊,哺乳!她充满爱意地看着这张还没长牙的小嘴鱼一般地一翕一合,想象着她的儿子在吃奶的同时也在吮吸她的思想,她的梦幻和她的冥想。
这是一种伊甸园的状态:身体能够作为完全的身体而存在,不需要哪怕一片葡萄叶的遮掩;他们双双沉浸在无涯旷野般的宁静时光里,就像是偷吃禁果前的亚当和夏娃,能够直面身体,在善与恶的概念之外;而且不止于此:在天堂里,美与丑也没有差别,因此组成身体的一切对于他们来说也没有美与丑的问题,一切都很甜美,齿龈很甜美,尽管那具小身体还没有牙齿,小胸脯很甜美,肚脐很甜美,小屁股也很甜美,还有被小心监控着运行的内脏也很甜美,那滑稽的脑壳上的须发也是那么甜美。她认真地观察着儿子打嗝,观察他的尿液和大便,这不仅仅是出于一种担忧孩子身体状况的护士般的关切;不,她是满怀激情地监控着这一切。


  • 暂无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