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L1

《历史RJ》电子版-2012-2_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_快乐考生编辑部

《历史RJ》《历史RJ》电子版-2012-2_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_快乐考生编辑部

《历史RJ》

出版时间:2012-2
出版社: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快乐考生编辑部 编
页数:196
字数:630000


《历史RJ》内容概要[E]

蓦然回首,我们经历了整整12年,准备了整整12年。如果说之前的12年是漫长的马拉松,我们已经进入那最后的冲刺。如果说之前的付出是勤恳的耕耘,我们已面临夏秋之交的更迭:
我们早已拉满弓,上好箭,我们唯一差的,就是这最后的努力,最后的挥汗如雨。鲜红的终点在前方真真切切,成功从来没有如此贴近我们年轻的生命,受太阳之光华,乘春风之快意,御天地之灵气,是强者必可脱颖而出,是胜者必可力压群雄。我们举目苍穹,不是为了摘星取月,而是为了有一个不屈服的姿态。给自己一个目标,让生命为它燃烧。我们将用青春证明,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

《历史RJ》书籍目录[E]

必修一 政治文明历程
 第一单 元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

第1讲 商周的政治制度及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第2讲 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与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
 第二单元 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政治制度

第3讲 古希腊文明与雅典城邦的民主政治

第4讲 古罗马的政制与法律
 第三单元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体的建立

第5讲 英国的制度创新及北美大陆上的新体制

第6讲 欧洲大陆的政体改革
 第四单元 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

第7讲 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

第8讲 太平天国运动、辛亥革命和五四爱国运动
 第五单元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发展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

第9讲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及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第10讲 新民主主义革命与中国共产党
 第六单元 中国社会主义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

第11讲 新中国的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

第12讲 祖国统一的历史潮流
 第七单元 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

第13讲 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及世界多样化趋势

第14讲 新中国的外交及跨世纪的世界格局
必修二 经济成长历程
 第八单元 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

第15讲 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及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

第16讲 农耕时代的手工业、商业与城市和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
 第九单元 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

第17讲 新航路的开辟及欧洲殖民者的扩张与掠夺

第18讲 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

第19讲 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及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第20讲 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及交通与通讯的变化
 第十单元 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

第21讲 苏联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及经济改革

第22讲 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及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
 第十一单元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道路的探索

第23讲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

第24讲 中国的改革开放及其成就
 第十二单元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第25讲 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及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第26讲 欧洲的经济区域一体化及亚洲和美洲的经济区域集团化
必修三 文化发展历程
 第十三单元 中国古代的思想与科技

第27讲 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及汉代的思想大一统

第28讲 宋明理学及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

第29讲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
 第十四单元 中国古代文艺长廊

第30讲 汉字与书法及笔墨丹青

第31讲 诗歌与小说及梨园春秋
 第十五单元 从人文精神之源到科学理性时代

第32讲 希腊先哲的精神觉醒及文艺复兴巨匠的人文风采

第33讲 挑战教皇的权威及理性之光

第34讲 近代科学技术革命
 第十六单元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化

第35讲 诗歌、小说与戏曲及音乐、美术及影视
 第十七单元 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

第36讲 西学东渐

第37讲 新文化运动及孙中山的民主追求

第38讲 毛泽东与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及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指南
 第十八单元 现代世界的科技与文化

第39讲 现代科学革命及改变世界的高新科技

第40讲 新中国的科技、教育和文化
选考部分
 选修一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第一单元 古代历史上的改革

第二单元 近代历史上的改革
 选修二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第一单元 近代西方的政治民主化进程

第二单元 近代中国的政治民主化进程
 选修四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第一单元 古代中外的政治家、思想家

第二单元 近现代欧美和亚洲的革命家

第三单元 古今中外杰出的科学家
课时作业(单独成册并附有讲义、课时两部分简答)
单元质量评估(单独成册并附有简答)

《历史RJ》章节摘录[E]

版权页: 插图: 一、全面认识中国的全民族抗战 中国的抗日战争是在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进行的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以抗日救国为宗旨的全民族抗战。 1.抗日战争的特点 (1)抗日战争是有组织的全民族自卫战争。 (2)具有双重性,它既是反法西斯战争,又是民族解放斗争。 (3)两个战场并存,两个战场相互配合、相互依存的关系一直贯穿整个抗战时期。 (4)以弱胜强,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帝斗争的完全胜利。 (5)最具持久性。中国是所有反法西斯战场中开始最早、结束最晚的战场。 (6)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2.抗日战争两个战场的理解 (1)敌后战场与正面战场的联系与区别 联系:两个战场是相互依存、互相配合的,都是抗日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同仇敌忾、共赴国难、驱逐日寇的总目标是一致的。正面战场支援了敌后战场,敌后战场也使正面战场能够坚持抗战到底。 区别:抗战路线不同;依靠的武装力量不同;战场范围不同;作战规模和方式不同;战略地位不同。 (2)对抗战初期国民党正面战场抗战的评价 ①积极作用:抗战初期,国民党领导的正面战场是当时抗日的主要战场,其军队是抗日的主力。它粉碎了日本妄图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牵制了日军主力,客观上有利于敌后战场的开辟,也鼓舞了全国人民,促进中华民族的团结,扩大了中国抗战的影响,唤起了国际舆论的同情和支持。 ②局限性:由于国民党推行片面抗战路线,在战术上只是消极防御,导致国民党正面战场节节失利。 (3)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 面对日本的全面侵华威胁,国共两党停止内战,组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吹响了挽救民族危亡的号角,举起全民族奋起抗战的伟大旗帜;中共制定了全民抗战的人民战争路线,广泛建立抗日根据地,开辟了广阔的敌后战场,在抗战中后期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为抗战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 3.抗日战争的历史意义 (1)抗日战争的胜利,结束了近代中国在外敌人侵时屡战屡败的历史,是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2)抗日战争的胜利,从根本上改变了战前世界政治格局,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3)抗日战争的胜利,使中国挣脱了大部分束缚在自己身上的枷锁,废除了帝国列强强迫中国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4)抗日战争促进了中华民族的空前觉醒,中华民族从此由衰落转向振兴。 (5)抗13战争是中国近代历史的一个根本转折,为国家的独立、民族的解放奠定了基础,中国人民的革命事业由此走向胜利。 应用1 (2010·天津文综)《大公报》载文说:“几千年来,中国人所怀抱的观念是‘天下’,是‘家族’,近代西方的民族意识和国家观念,始终没有打人我们老百姓的骨髓里……(今天)我们从亡国灭种的危机中,开始觉悟了中国民族的整体性和不可分性。这是民族自觉史的开端,是真正的新中国国家的序幕。”该文发表的历史背景是 ( ) A.甲午战争爆发 B.中华民国建立 C.抗日战争爆发 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国共两党关系的演变、原因、特点和启示 1.演变 (1)大革命时期:①政策;同国民党合作。②依据:孙中山新三民主义的基本原则,同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革命纲领的若干原则基本一致,成为国共两党合作的政治基础。③影响:革命统一战线建立标志着国民大革命兴起;全国工农运动迅速发展,北伐战争胜利进军。

《历史RJ》编辑推荐[E]

《快乐考生•高考倒计时讲练测:历史(RJ)(新课标)(高考高考总复习1轮用书)(课标全国卷考区专用)》中很多例题的讲解采用学生和状元模拟互动聊天的形式,在讲清易错点的同时,揭秘名校学生、高考状元的思维模式和学习秘籍。


  • 暂无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