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L1

《安德鲁·卡内基自传》电子版-2011-1_浙江文艺出版社_安德鲁·卡内基

《安德鲁·卡内基自传》《安德鲁·卡内基自传》电子版-2011-1_浙江文艺出版社_安德鲁·卡内基

《安德鲁·卡内基自传》

出版时间:2011-1
出版社:浙江文艺出版社
作者:安德鲁·卡内基
页数:292
字数:223000
译者:杨海英


《安德鲁·卡内基自传》内容概要[E]

安德鲁·卡内基(1835—1919),出生于苏格兰,13岁时随家人一起移居到美国。卡内基白手起家,依靠自己的努力打造了一个世界上最大的钢铁王国,成为与洛克菲勒、摩根并立的美国经济界的三巨头之一。而在成为“钢铁大王”,功成名就之后,他又致力于慈善事业,将几乎全部的财富捐献给社会,成为美国人心目中的英雄和个人奋斗的楷模。

《安德鲁·卡内基自传》书籍目录[E]

译序前言编者按第一章 我的父母和我的童年第二章 丹佛姆林和美国第三章 匹兹堡和我的工作第四章 安德森上校和书籍第五章 电报公司第六章 铁路部门第七章 宾夕法尼亚铁路公司主管第八章 内战时期第九章 建造桥梁第十章 钢铁工厂第十一章 纽约总部第十二章 商务洽谈第十三章 钢铁时代第十四章 合伙人、书籍和旅行第十五章 长途旅行和结婚第十六章 工厂和工人第十七章 荷姆斯泰德罢工第十八章 劳工问题第十九章 《财富的福音》第二十章 教育和养老基金第二十一章 和平教堂和皮特克利夫第二十二章 马修·阿诺德和其他人第二十三章 英国的政治领袖第二十四章 格莱斯顿和莫利第二十五章 赫伯特·斯宾塞及其信徒第二十六章 布莱恩和哈里森第二十七章 华盛顿外交第二十八章 约翰·海和麦金莱第二十九章 会见德国君主

《安德鲁·卡内基自传》章节摘录[E]

版权页:布鲁斯王的陵墓就位于大教堂的中央,附近是圣玛格丽特的陵墓,还有许多皇亲贵族长眠在周围。第一次来这个浪漫的城市观光的孩子们的确是非常幸运的。这座城市位于峡湾北面3英里的高地上,可以俯瞰大?,南面可以看到爱丁堡,北面奥克山顶清晰地映入眼帘。这一切不禁令人回想起丹佛姆林作为苏格兰宗教中心和首都时代的昔日的辉煌。孩子生长在这样的环境中能得到优越的发展,他能够呼吸到诗意和浪漫的气息,当他极目四望时又能感受到历史和传统的陶冶。正是这一切,成为他孩童时代的真实的世界——理想的世界便是曾经存在的真实的世界。在他往后的成年生活中,当他面对残酷的现实百无聊赖的时候,童年的真实世界定会显现出来。甚至直到他生命的尽头,早期的印象还会依然留存,有时偶然也会有短暂的缺?,那只是明显受到了驱逐或压制。但是,这些印象还会抛头露面,施加自己的影响,从而振奋思想,丰富生活。没有哪个丹佛姆林的聪明孩子能够逃避大教堂、宫殿和峡谷给他带来的影响。这些景致触动他,点燃他内心潜在的火花,使他出类拔萃,即使出身寒门也无妨。我的父母也出生在这令人鼓舞的环境中,因此,毋庸置疑,他们也深深受到浪漫和诗意力量的熏陶。当父亲在纺织业中取得成功后,我们从摩迪街搬到了里德公园一处更宽敞的房子。父亲的四五台织布机把楼下占满了,我们住在楼上,那里可以直通外面,老式苏格兰?子通常都可以由外面路边的楼梯直通上面的房间。这里是我早期记忆开始的地方。然而很奇怪,我最早的记忆是当时我看到的一幅小型的美国地图。它是用轴卷的,大约2平方英尺。我的父母、威廉叔叔和艾肯特姨妈在地图上寻找匹兹堡,并且指出了伊利湖和尼亚加拉河。不久以后,威廉叔叔和艾肯特姨妈就乘船前往那片充满希望的土地。当时,我记得表兄乔治·兰德(“多德”)和我由于一面隐藏在顶楼的非法的旗帜而陷于极大的危险之中,对此我俩印象深刻。我相信,那是我的父亲或叔叔或家中其他善良的激进分子在反《玉米法》的游行中携带的。镇上曾经发生了暴乱,骑兵队进驻市政厅。祖父、外公以及叔叔和舅舅们分为两派,我的父亲积极参与各种会议,发表演说,整个家庭处在动荡不安之中。我记忆犹新,仿佛事情就发生在昨天。一天晚上,我被敲击后窗的声音所惊醒,有人前来告诉我父母,说我舅舅贝利·莫里森胆敢组织非法集会,因而被关进了监狱。镇长在士兵们的协助下,在离镇几英里远的集会现场逮捕了他,连夜将他带回镇上,围观的群众人山人海。

《安德鲁·卡内基自传》编辑推荐[E]

《安德鲁•卡内基自传》由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


  • 暂无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