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汉语教育史研究》
《日本汉语教育史研究》
出版时间:2009-10
出版社: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作者:鲁宝元,吴丽君 编
页数:479
《日本汉语教育史研究》前言[E]
语言传播,指A民族(包括部族)的语言被B民族(包括部族)学习使用,从而使A民族(语言领属者)的语言传播到B民族(语言接纳者)。语言传播是亘古普存之现象,是民族间接触、交流乃至碰撞的方式之一种,也是民族间接触、交流乃至碰撞的先导与结果。语言在传播中发展或蜕变,社会在语言传播中争斗与进步。
国家是现代社会的重要实体。语言传播在民族间进行,若引入国家的概念,会看到许多语言传播也在国家间进行。语言在多民族的国家内传播,与在国际间传播有同有异,甚至有质的差异。语言传播研究,需区分国内传播与国际传播,分而研究寻特点,合而研究看共性。此处只谈国际传播。
研究语言传播是应用语言学等学科的天然职责,但以往的学术精力,多集中在二语教学(第二语言教学)的技术层面,对语言传播的宏观规律关注较少。认识有限。语言传播也常纳入政府视野,因为它会成为社会问题或政治问题;支持还是阻止语言传播,都是国家政策的重要内容,其根基是语言传播规律。
语言传播的根本动因在于价值。有价值的语言,才会被他族他国学习和使用。语言传播价值体现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如外交、贸易、学习、谋职、旅游,乃至追赶时髦或是纯粹的生活兴趣,这些价值可归总为交际价值和文化价值。语言传播价值的大小有无。不在语言自身,首先取决于语言领有者的社会及历史地位。一个弱小民族,其语言除去学术上的认知意义及或许存在的微弱的外交作用,几乎没有传播价值。世界上有五六千种语言,能在国际间传播者为数甚少。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西方世界最有价值的语言当属法语。
《日本汉语教育史研究》内容概要[E]
《日本汉语教育史研究:江户时代唐话5种》为“世界汉语教育丛书”中的一本。全书主要探讨了唐话五种教本在日本汉语教学史上的地位和作用;唐通事与汉语言文化在日本的传播;江户时代的唐学者——冈岛冠山;《唐话纂要》二字话的收词和编排;《唐译便览》的构成及传递的信息;《唐话便用》中“三字话”的语法结构;《唐音雅俗语类》中所体现的语言文化一体化教学理念等内容。
《日本汉语教育史研究》作者简介[E]
鲁宝元,教授。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曾任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副院长。世界汉语教学学会会员,中国对外汉语教学学会会员,北京市语言学会常务理事。研究方向为汉语语言学、对外汉语教学理论。
吴丽君,博士,教授。现任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副院长、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汉语教育》杂志主编。世界汉语教学学会会员,中国对外汉语教学学会会员。研究方向为对外汉语教学理论及应用、汉语语用学、世界汉语教育史。
《日本汉语教育史研究》书籍目录[E]
导论:简论世界汉语教育史的研究对象与方法世界汉语教学史研究综述唐话五种教本在日本汉语教学史上的地位和作用日本江户时代唐话教本的研究价值唐通事与汉语言文化在日本的传播江户时代的唐学者——冈岛冠山试论《唐话纂要》的词汇选编特色关于《唐话纂要》《唐话纂要》二字话的收词和编排《唐话纂要》等唐话教材中的处置式分析《唐译便览》的构成及传递的信息《唐话便用》的编写特点与研究价值《唐话便用》中“三字话”的语法结构《唐音雅俗语类》中所体现的语言文化一体化教学理念论唐话教本《中国语教本类集成》序文本资料
《日本汉语教育史研究》章节摘录[E]
2.《唐话纂要》编排方式的特色。
《唐话纂要》的编纂方法是从常用词和短语开始,然后逐渐过渡到句子和短文。卷一至卷四分别是“二字话”、“三字话”、“四字话”、“五字话”、“六字话”,然后是“常言”、“长短话”。卷五作为补充附加了“单词”和作为附录的“小曲”。这种形式体现了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编写规则,难易程度呈梯级分布。这种编排方式有一定的合理性,如二字话和三字话部分所收词语和词组.在第四卷的长短话中会重复出现。事实情况可能是先编写了第四卷的67组长短句对话,为学习者使用方便,冈岛冠山从这些长短句中选取比较重要的二字话词语,并扩展同义词、近义词、反义词和关联词等,逐一加以注音和释义。这样的编排方式,有独特的意义,但是现代的语言学理论已经证明,成人学习外语是可以以词为中心直接扩展到句子的,与儿童习得母语的过程是不同的。
《日本汉语教育史研究》编辑推荐[E]
世界主要国家语言推广政策概览,西人早期汉语研究,世界汉语教育史文集,日本汉语教育史研究——江户时代唐话五种,马来西亚华文教育发展简史,印度尼西亚华文教育发展史,中西语言接触研究:近代西方人汉语研究论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