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文课》
《蒙文课》
出版时间:2009-4
出版社:作家
作者:席慕容
页数:395
《蒙文课》前言[E]
去上蒙文课。
学会了写自己的名字。
在灯下,才刚写了上面这两行,忽觉悚然。这样简短的两行字,这样简单的事实,如果是发生在六岁那年,是极为欢喜的大事,也值得父母大书特书,把这一天定为孩子启蒙的纪念日。
可是,如果是发生在孩子已经六十多岁的这一年,父母都已逝去,她一个人在灯下,在日记本里郑重地写下这两行字的时候,还值得庆贺吗?
或许,还是值得庆贺的吧。
在南国的灯下,在不断滴落的热泪里,我一个人静静地自问自答。
或许,还是值得庆贺的吧。
《蒙文课》内容概要[E]
席慕蓉的诗,澄明热烈,真挚动人。台湾诗评名家萧萧称许她的风格是“似水柔情,精金意志”。她的诗作曾经深深影响了一代人的成长历程。除了在华文世界拥有广大的读者群之外,也被译成多国文字,英文及日文的单行本都已出版发行。
近二十年来,席慕蓉更以“原乡书写”确立了她在散文上的独特风格,学界认为她这些作品甚至有文化学上的特殊价值,影响非凡。
作家出版社同时推出《追寻梦土》与《蒙文课》两本散文集,是席慕蓉以多年在蒙古高原上的长途跋涉所谱成的追寻之歌。似水柔情仍在,精金意志更坚,值得向读者郑重推荐。
《蒙文课》作者简介[E]
席慕蓉,祖籍内蒙古,出生在四川,童年在香港度过,成长在台湾。台湾师范大学艺术系毕业后,赴比利时深造。1966年以第一名的成绩毕业于布鲁塞尔皇家艺术学院。专攻油画,曾获比利时皇家金牌奖,布鲁塞尔市政府金牌奖,1968年欧洲美协两项铜牌奖及1987年台湾中兴文艺奖章新诗奖等。曾在国内外举行十余次个人画展。出版有诗集、画册、散文集及选本等五十余种。曾任台湾新竹师范学院油画及素描专职教授。现为专业画家,并为内蒙古大学、南开大学、宁夏大学、南通工学院及呼伦贝尔学院五校的名誉(或客座)教授。亦是鄂温克族与鄂伦春族的荣誉公民。
《蒙文课》书籍目录[E]
蒙文课——代序辑一 盛宴 夏天的夜晚 盛宴 当赤鹿奔过绿野 萨拉乌素河 乌兰哈达 青铜时代 解谜人 阿尔泰语系民族 化铁熔山 额尔古纳母亲河 母语 发菜 小孤山 无题 口传的经典 冬天的长夜 喀尔玛克 关于“离散” 渡海 初遇 星祭 版权所有 眼中有火,脸上有光 那夜月光明亮 锁儿罕·失剌 金色的塔拉 失去的居延海 送别 河流的荒谬剧 狐背红马 族群的形成 樟子松·落叶松 白桦 原乡的色彩 夏日草原 伊金霍洛与达尔哈特 三月廿一日 时光之河 发现草原辑二 日记 二○○六年七月 辑三 书简 相思炭 篝火 鹰笛 迷途 永世的渴慕 书写的意义 关于“悲伤辅导”
繁华旧梦 无知的慈悲 花讯 生活·在他方 宁静的巨大 曼德拉山岩画辑四 芨芨草 新疆北鲵 琉璃的旷原 高原魂魄 荒野 梦中戈壁 非写生 再生林 往昔 年少的我 巴丹吉林沙漠 戈壁行走 对照集 童年物件 热水塘 天穹低处尽吾乡 长路迢遥 札阑丁 芨芨草 走马 三匹狼 金色的马鞍辑五 异乡的河流 玛利亚·索 异乡的河流
《蒙文课》章节摘录[E]
辑一 盛宴
夏天的夜晚
第一次站在蒙古高原之上的时候,只觉得苍天真如穹庐,笼盖四野,而草原上丘陵如海浪般地起伏,置身于其中,一方面深深感觉到自己的渺小,一方面却又觉得和大地如此贴近是一种无法形容的幸福。
后来,常有在草原上赶夜路的经验。一九九四年的夏天,从大兴安岭回海拉尔,在呼伦贝尔草原上夜行,另外一辆车落后了,我们这辆就在草原中间停了下来。我本来已经很困了,就想赖在车上睡觉,朋友却在车外声声呼唤,要我下来伸伸腿,走动走动,我只好不情不愿地下了车。
开始的时候,马达和车灯都开着,我们几个人就在车灯前的光圈里聊天,旁边黑漆漆的,什么也看不见,也不想去理会。
但是,久等不见车来,我们的司机就把马达停了,把灯熄了。
灯—熄,才发现就在整片黑暗的大地之上,群星灿亮!闪烁在无边无际的穹苍中,那浩瀚的天穹和我们这几个渺小的旅人的不成比例,令我惊悚屏息,真的觉得自己缩得比蝼蚁还要渺小。可是,就在同时,我的心里又充满了一种狂喜的震撼,好像是才开始真正认识了这个世界。
这震撼久久不曾消退。
有一次,在台北,与一位心仪已久的朋友初次见面,我们谈到了蒙古高原,谈话中,他忽然问我:
“快进入二十一世纪了,蒙古高原在未来的日子里,会对这个世界有些什么样的贡献和影响呢?”
虽然,我并不认为日子一定要照着这样的方式来计算,不过,在他问了这个问题之后,呼伦贝尔的黑暗大地和灿亮星空忽然都来到眼前。
那个夏天的夜晚,脚下的土地坚实而又温暖,高处的星空深邃浩瀚,是从多么久远的年代开始,这片草原就是这样承载着哺育着我们的先祖。那时万物皆有魂魄,群星引领方向,人与自然彼此敬重,彼此善待。但是,一路走来,到底有多少勇气与美德都被我们抛在身后?多少真诚与谦卑的记忆都消失了,非得要等到有一天,重新站在这片土地之上,仰望夏夜无垠的星空之时,才会猛然省悟,原来,这里就是我们的来处,是心灵深处最初最早的故乡。
所以,我的回答是这样的:
“在二十一世纪,我也许不能预知蒙古高原会有些什么特别巨大的贡献和影响,也许,一般人总会多往经济或者科技方面去追求,但是,我认为,蒙古高原的存在,有远比这些追求更为重要的价值。”
她的存在,让这个世界觉得心安。
她的存在,让我们知道,无论世事有多么混乱,无论人类在科技文明充斥的环境里(当然其中也包括了蒙古国的乌兰巴托或者内蒙古的呼和浩特等城市)变得多么软弱,在这一块土地上,生命总能找到更为积极和安定的本质。
蒙古高原在某种意上来说,其实不只是北亚游牧民族的家乡而已,她更是人类在地球上最后仅存的几处原乡之一了。
对蒙古高原有着更深—层的了解,也是对生命本身得到更多_层的领晤。
在每个人的心灵深处,所有的记忆其实来自一样的地方。
盛宴
开始的时候,是朋友告诉我的,在台北的师大附中停车场附近的巷子里,有家专卖艺术文物图书的小书店,找到了之后,果然很不错,有空时就会常常进去张望一下,遇到喜欢的书,就坐下来慢慢翻看。店里很安静,店主和工作人员又都非常温和秀气,店门El还总有两三碗半满的猫饼干放在那里,供两三只看起来也挺有风度的野猫进食。
不过,几年下来,我才发现,无论在那里翻看了多少本精彩的画册,最后真正合不得放下而一定要买回家来的,却绝大多数都是与蒙古高原有关的考古文集,有的甚至只是白纸黑字厚厚一大册的发掘报告而已。
我于考古,当然是外,厅,有些文字也只是—掠而过,并没有深读。但是,由于那些发掘地点都是在蒙古高原之上,有的是我这几年走过的地方,有几处甚至就在我母亲或者父亲的故乡,都是亲得不能再亲的蒙占地名,我就忍不住要把这些书买下来据为已有带回家中,好像书一旦放在我的书架上,那在先祖故土之上曾经发生过的—切史实和传说,也都会与我靠得更近—些似的。
了解我的朋友,都能容忍我在这近十年来的行为。C说这是内在的召唤,H认为这未尝不可以解释成一种激隋,L则说这是对生命来处的追寻;然而我自己身处其中.却只觉得仿佛来到一个全新的世界,虽说是先祖故土,然而所有的细节对我来说都是初遇。我是一株已经深植在南国的树木,所有的枝叶已经习惯了这岛屿上温暖湿润的空气,然而,这些书册中所记录的一切恍如冰寒的细雪,令我惊颤,令我屏息凝神,旧日的种种在我摊开书页之时以默剧般演出的方式重新呈现,是一场又一场的飨宴啊!
首先是那混沌初开的序幕,当地球还在进行造陆活动之时,那该是一幅充满了熔岩与浓烟,沸腾而又动荡不安的画面吧。
然而,即使是如此混乱,还是有些当日的讯息遗留了下来,在如今的内蒙古自治区的鄂尔多斯高原上,我们找到了地球上最古老的岩层——高龄三十六亿年。
然后在六亿年之前,海水从南方漫浸而来,淹没了大地,成为汪洋,生命因而在古海中发源。这时间据说有一亿多年,在这之后,陆地上升,再度露出海面,只留下许多灭绝的生物的名字。
我喜欢那些有趣的名字,譬如“准噶尔小实盾虫”、“伊克昭庄氏虫”(其实它们都是长得很难看的“三叶虫”),还有“笔石”、“角石”,还有名实相符真的如花朵—般的“海百合”。
珊瑚出现在更晚的年代,那时地壳活动频繁,时升时降,时海时陆。据说在那个年代里,海水清澈而又温暖,从粉白到艳红的珊瑚就在海底伸展堆叠繁殖,无限量却也是空前绝后地盛开,成为蒙古高原远古史上海洋生物中最后一抹的绚丽光彩。
是不是因此而让我们特别偏爱珊瑚呢?蒙古女子的首饰,珊瑚是主角,其次是琥珀和珍珠,这三样刚好都不是如其他的配饰像玛瑙或者绿松石一般的矿石。珍珠原是蚌的心事,琥珀是松脂的泪滴,而珊瑚则是古海中最美好的记忆,都是由时光慢慢凝聚而成的宝物。
或许正因为如此,蒙古民族对美丽的赞叹词汇之中常常包含了极深的疼惜,凡是可爱之处,必有可怜之因,在无边大地之上,只有时光成就一切,包括我们的繁华和空芜。
当赤鹿奔过绿野
一九九四年我初进大兴安岭之时,在鄂伦春人居住的地方,当地有位朋友说起,在山中人迹罕至的深处,有一整座在地底下生长的丛林。当时周遭吸引我注意的事物太多,他又是匆匆几句带过,因此我也没特别留神,反而是在回来的这几年里,常常想起这件事来。
去年秋天再进山中,几次联络都没能再找到他。这次去的地点大多是在鄂温克人居住的范围里,向人询问,大家都不知我所指为何,并且认为这应该没有什么可能。一座在地底生长的森林,要如何进行光合作用呢?看样子,只好成为一个待解的谜题了。
然而我确实记得他是这么说的:“好大的一片森林,都长在地底下啊!”
有这种可能吗?
据说,在蒙古高原远古时期的地表上,离今天大概有三亿五千万年到两亿七千万年之间,曾经长满了高大粗壮的蕨类植物。据说,像是“鳞木”和“芦木”都长得根深叶茂,可以达到三四十米的高度。之后,这些大片的森林,又随着地壳的缓缓下降以及流水的冲刷,逐渐沉埋进沼泽和泥沙中去,而在它们之上,新的森林再继续生长。这种不断沉积、埋藏又重新萌发的过程,似乎是永无止境的循环,再经过两亿五千万年的炭化和演变,终于成为今日累积在地下巨大而又丰厚的煤田。
那么,有没有可能?在悠长的时光里,天地大化,曾经有过短暂如一瞬间的恍惚,有过渺小如一丝缝隙般的疏漏,因而忘记了几株无邪无知却又坚持要继续生长下去的苗木?
我多么愿意相信,那些隐藏在黑暗的角落还没有被我们发现的许多“可能”啊!
就譬如那些被我们一一唤醒的沉睡的巨兽,若非亲眼见到那已经陈列在博物馆里的巨大骨架,否则谁能知道恐龙和其后的巨犀,是以怎样庞然的身躯走过这个世界的?
在它们都隐退了之后,大概是在—千两百万年之前,蒙古高原气候大多是潮湿炎热,据学者的描绘,应该是一幅,热带-gN的景象,湖泊中有各类的犀牛在水面浮沉,湖边有象群,革原卜有长颈鹿和三趾马在奔跑,远处,—些犄角长得奇形怪状的古鹿群,正从密林中走下山来吃青草,它们的脚步声挺吓人的!
还好,在那个时候,“人”还没有出现。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旧名归绥)市郊大窑村南山,发现了一座旧石器制造场的遗址,根据以后几年持续发掘研究的结果,把这处遗址的时间推溯到距离今天的五十万年之前。
伴随着手工打制的石片、石刀和石核等物件的出土,在同一时期的地层里,还有许多动物的化石,提供了非常丰富的讯息。
在我母亲的故乡热河昭乌达盟(今称赤峰市)翁牛特旗北部的上窑村,也有相同的发现。好像马、牛、羊、鹿,都已经成群生活在人类的周围了,然而又还不完全是我们今天所习见的模样。隔着一段模糊的距离,它们的身影似乎特别引人揣想,还有那些名字——譬如“披毛犀”、“猛犸象”、“普氏野马”、“东北牛”、“恰克图扭角羊”、“野骆驼”和“赤鹿”等等,都好像是只有在神话里才会出现的名字啊!
当赤鹿奔过绿野,我母亲的故乡,曾经是神话和传说里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