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L1

《宏观经济学》电子版-2003-10_上海人民出版社_袁志刚,欧阳明

《宏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电子版-2003-10_上海人民出版社_袁志刚,欧阳明

《宏观经济学》

出版时间:2003-10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作者:袁志刚,欧阳明
页数:318


《宏观经济学》前言[E]

进入21世纪,世界在注视着中国。经过20多年的经济改革,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的雏形在世界的东方渐渐清晰。中国经济改革的目标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这一历史使命的完成需要千千万万掌握市场经济运行规则的企业家、经济学家、管理专业人才和国家干部。中国需要人才,培养人才靠教育,高水平的教育迫切需要有一套与国际接轨的一流教材,尤其是大学本科生的教科书。应市场之求,受同仁委托,我们组织编写了这一套“现代经济学管理学教科书系列”。本套教科书的适用对象是各大专院校经济管理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以及具有同等文化程度的自学者。实事求是精神是本套教科书的指导思想。中国正在摸索一条有自己民族特色的市场经济之路,许多问题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探讨。本套教科书对有争议问题的取舍标准是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三个有利于”的原则:即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本套教科书有如下的特点:第一,涵盖了现代经济学和管理学的主要领域和许多前沿专题,力图准确、全面、系统地阐述每个学科的基本内容,努力做到现代经济学、管理学教学研究的主流框架与我国经济改革具体实践的有机结合。第二,最大限度地方便读者。各教科书均在前言中或第1章中告诉读者该书的层次(本科低年级、本科高年级、研究生)。教科书的语言简明通俗,结构科学严谨,适合于教学与自学。各章附有小结与习题,全书后有按汉语拼音顺序排列的索引,并附有便于查找的参考书目。第三,尽可能地为教员提供方便。教科书的前言部分有一个教学大纲并附有两套教案,以适合本科或专科等各种教学和不同学时的需要。有些教科书配有《教学参考书》并附有题库及部分答案。

《宏观经济学》内容概要[E]

宏观经济学研究的问题是一个国家整体经济的运作情况以及政府如何运用经济政策来影响国家整体经济的运作。

本书为“现代经济学管理学教科书系列”之一。系统介绍了宏观经济学研究的各个领域,并对有关理论研究进行了深入和拓展,为读者提供了一个由浅入深的学习思考路径。作为一本中级宏观经济学教科书,本书不仅从知识体系和学术研究上构建了一个比较完善的框架,而且着重培养读者从基础入手,建立模型,从而深入分析宏观经济现象和问题的能力。

《宏观经济学》作者简介[E]

袁志刚,男1958年1月生,现任复旦大学经济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复旦大学就与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复旦大学理论经济学博士后流动站负责人,复旦大学校务委员会委员,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1982年毕业于杭州大学经济系,获经济学学士学位,1987

《宏观经济学》书籍目录[E]

总前言第二版序言第一版序言第一部分 宏观经济学基础 第1章 宏观经济学导论 1.1 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1.2 中国宏观经济现象 1.3 宏观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存在的意义 1.4 从历史发展角度看宏观经济学:流派与方法之争 1.5 宏观经济学研究的共同方法 1.6 本书的体系安排 本章小结 思考题
第2章 宏观经济学度量衡(Ⅰ):产出与收入 2.1 国内生产总值(GDP)和国内生产总值(GNP) 2.2 三种不同的方式计算国内生产总值 2.3 国民收入、个人收入和可支配个人收入 2.4 GNP是一个正确反映国民福利水平的指标吗? 2.5 物质产品平衡体系(MPS) 第3章 宏观经济学度量衡(Ⅱ):其他重要变量及其测算 第4章 总支出均衡分析 第5章 金融市场和总需求 第6章 价格变化与总供给 第7章 宏观经济政策 第二部分 理论体系的深入和扩展 第8章 消费和储蓄理论 第9章 投资理论 第10章 开放经济 第11章 经济增长理论 第三部分 前沿课题的讨论 第12章 动态模型基础 第13章 总需求的比较静态分析 第14章 非瓦尔拉均衡理论 第15章 新古典主义宏观经济学 第16章 真实周期理论 第17章 新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理论 第18章 中国宏观经济问题参考文献索引

《宏观经济学》章节摘录[E]

插图:1.什么因素决定了一个国家经济的长期增长7.例如,在一个多世纪以前,挪威的人均收入比阿根廷的人均收入还要低,但是今天前者的人均收入是后者的两倍多。为什么有些国家的经济得到了迅速的增长,而另外一些国家的经济却发展缓慢呢?2.无论是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还是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一个国家会出现经济增长加速和增长下降甚至出现负增长等周期性现象。在不同的经济条件下,引起经济周期性波动的原因是什么呢?政府是否可以采取以及如何采取一些反经济周期的政策?3.是什么因素导致了失业的存在和增加?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根据微观经济学原理,每二一种生产要素的使用程度由这种生产要素的价格所决定。因此,价格的充分运动可以保证每一种生产要素得到充分就业;但是,失业现象却在几乎所有的市场经济国家中存在,而且在某些年份达到非常高的程度,什么原因导致如此高的失业率呢?

《宏观经济学》媒体关注与评论[E]

第一版序言本书的酝酿过程始于1994年初夏。当时,上海人民出版社社长陈昕先生在成功策划“市场经济学普及丛书”之后,考虑出版一套当代经济学教科书。在他的设想中,其中的宏观经济学应该由一位在海外从事宏观经济学教学工作的教师和一位在国内从事这方面教学工作的教师合作编写为宜。在他的热忱推荐、介绍和鼓励下,我们开始相识并通过加拿大一上海两地的书信来往讨论本书的构想。一年以后欧阳明应邀在上海宝钢讲学,我们有了第一次见面的机会,并初步拟定了本书的写作提纲。同年秋,易纲、海闻两教授以北京大学经济学教科书编辑委员会的名义向海内外征集写作计划,我们将拟定的写作提纲呈交委员会审查。1996年2月我们的写作计划有幸正式入选他们策划的“现代经济学管理学教科书系列”之中。
中国的经济和管理专业的师生需要一本什么样的宏观经济学教科书呢?这是我们在酝酿写作计划时讨论最久、也感到最难回答的问题。宏观经济学研究的对象和目的确定了它是一种“降龙之术”。国民经济这条“巨龙”无时无刻不在升腾变化,呼风唤雨,但它又从不“窥首于窗,施尾于堂”,因而无人能够确认它的真实面目。为了向这条关系到每一个国家国计民生的“巨龙”挑战,西方经济学家系统地、不间断地将这门学问研究了二百多年,学习这套经济学研究的“方法”(methodology)是本书希望强调的重点之一。
经济学研究的特点是高度的抽象性和概括性。为了揭示千变万化的经济活动的基本规律和主要经济变量间的变动关系,经济学家不得不借用抽象的数学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所以,经济学的学习和教学过程实际上就是对这套特殊语言的一个熟悉过程。为了使读者有一个由浅入深的习惯过程,本书的第一部分只使用简单的四则运算工具,其目的是训练学生把现实的经济运行活动抽象成简单的符号,如Y、C等等并通过四则运算,推导出经济变量之间的基本关系。从第二部分开始,我们逐渐使用一点导数运算,这样我们就可以描述一个变量的微量变化会怎样影响另一个变量,以及时间对经济变量的影响。西方宏观经济学是整个经济学中发展最快的领域之一,近年来,各大学和研究生院的教科书都在以极快的速度翻新。这不仅说明现代宏观经济学研究的兴旺发达,同时也表明宏观经济学中尚有许多问题有待研究。我们希望这本书能够成为国内经济学和管理学专业学生的一块垫脚石,让他们通过踏上这块石头,较顺利地进入更高深的学习层次,为成为职业经济学家打下坚实的基础。
我们所想到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本书不应该是一本西方教科书的中译本,尽管现代经济学已具有很多自然科学的特征,但它归根结底是一门社会科学。各国的经济运行千差万别,更由于历史文化、社会、政治方面的不同,使得许多国家之间的经济运行的不同之处远远多于相同之处,因而简单地翻译西方教科书不会满足我国师生的需要。因此,我们还注意强调了中国经济的特点,并试图用西方经济学中的现代理论去分析中国的经济现象。例如,我们两位作者中的袁志刚就曾花费了多年时间试图把非瓦尔拉均衡理论应用到中国宏观经济的分析之中。在本书中,我们尽可能多地给出中国宏观经济运行中碰到的问题和案例,并尽可能地运用我们在本书中所展开的理论、推理来分析和讨论中国的宏观问题和宏观现象。当然,这种尝试还只是一个开端,当代宏观经济学的理论体系毕竟是在西方发展起来并日益完善的,它的研究对象是当前西方成熟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宏观经济的运行,因此,我们目前的应用还不可能非常:直接和完善。这方面的进展,一方面有待于我国广大经济理论工作者的努力,有待于我国宏观经济理论研究文献的不断充实;另一方面还需要倾听广大读者的意见,把变化的实践内容更好地结合到教科书的理论分析中去。总之,这一切有待于我们大家的努力。
本书的两位作者在相距如此遥远的情况下能够完成写作,得益于现代的通讯技术,在利用传统的书信工具讨论问题外,我们还利用传真、电子邮件(E—mail)等现代通讯工具,尤其是后者,它保证了我们可以每星期数次互通信息,彼此了解对方的写作进度。可惜,中文的文稿还不能用E-mail系统来传递。我们希望不久的将来,这一技术问题解决以后,全球范围内的中文作者的合作将更加便利。
最后,我们对促成我们合作承担这一工作的陈昕先生,始终关心此书写作进展的易纲、海闻教授致以衷心的感谢。
欧阳明
袁志刚

《宏观经济学》编辑推荐[E]

《现代经济学管理学教科书系列•宏观经济学(第2版)》在原版基础上,更新相关数据,增加了“真实周期理论”和“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理论”两章内容,改写合并了“中国宏观经济问题”一章。本教材第一版出版以来,已重8次,被国内众多著名高等院校(包括北大和复旦)指定为主要教材和研究生入学考试参考用书。


  • 暂无相关文章